告诉大家老人糖尿病足怎么发生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1

告诉大家老人糖尿病足怎么发生的

唐建华

新津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1430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健康生活,糖尿病并无特效药,只能通过长期用药进行血糖控制,一旦控制不佳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多人都不知道糖尿病足是什么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如果我们患了糖尿病足应该怎么办?等,这些问题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下面将由小编详细向大家介绍糖尿病足知识。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神经病变后导致下肢功能障碍,足部血管灌注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引发的足部坏疽和溃疡。此病症严重者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死亡,不仅对其身心造成极大痛苦,还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增加经济负担。

临床糖尿病足的病变情况其实分为三种,湿性、干性和混合性坏疽,湿性坏疽普遍常见,主要表现为足部红肿、胀痛、足部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水疱和血疱,很容易被烫伤、冻伤甚至发生鸡眼;干性坏疽的患者容易怕冷、皮肤温度低,不耐寒,足部皮肤苍白,很容易被冻伤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干性坏疽严重者皮肤呈木炭样尸干;混合性坏疽的溃烂面积大,手足就会发生感染溃疡,部分病人还会并发冠心病和脑血栓等疾病。

二、老人糖尿病足是怎么发生的?

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群体,而糖尿病足多数为老年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了解甚少,很多人对糖尿病不陌生,但是不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产生的,其实两者很很大关系,糖尿病控制不佳就会引发糖尿病足。

(一)血糖控制不佳所致

糖尿病病人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或不合理使用降糖药导致自身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引发糖尿病足,因为老年人的年龄大,记忆力明显衰退,很多时候容易忘记吃药,随记随吃,忘记就不吃,这样的循环模式会导致血糖异常,波动大,进而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高。

(二)微血管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

糖尿病友人出现血管病变、血流异常以及血黏度增加后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导致其肢体营养缺乏、代谢功能异常等使得足部供血障碍,营养不足出现溃疡、坏死。

(三)缺乏正确的认知

老年人的记忆力差,对糖尿病足知识缺乏了解,部分糖尿病人还存在错误认知,长期治疗中对药物的方法和剂量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血糖异常,还会出现各种药后不良反应,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病人的认知度不高所致,

(四)足部感染

足在医学上有“第二心脏”的美称,足的健康状况能反映人的健康,所以足部感染会使得大量细菌滋生、繁殖,发生足部组织坏死。一般足皮肤受损、血供不足、营养不良等均会导致足感染。

(五)足部结构异常

糖尿病人的足部如果出现皮肤破损、趾甲畸形、足部形态异常以及明显外伤情况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更高,因为破损位置容易发生血管病变,明显外伤会增加感染风险,趾甲畸形很容易戳伤到周围皮肤。

三、老年人发生糖尿病足应该怎么办?

糖尿病足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此提醒广大糖尿病人要高度重视治疗,认真听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合理用药,坚持按时测量血糖,如有异常咨询医生处理。

5f68083a422cd_html_df50a70f93e00a63.jpg 第一,首先对糖尿病进行认知宣教,从意识上认知糖尿病足的危害性,认真对待足部护理,将保护足部作为日常的生活事项,避免发生糖尿病足。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定期检测血糖值,良好控制血糖水平。

第二,形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糖尿病人应养成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的习惯,水温不能过高或过低,保持在37~39C内,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洗干净后及时用柔软毛巾擦干,保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修剪脚指甲,检查足部所有位置是否存在裂口、起皮、破损及水疱等情况,如果有损伤情况及时就医治疗,以防损伤加重感染。每次洗完脚后涂抹护肤油保护皮肤,对于足汗较多者,一定切记不能使用爽身粉,这样不利于毛孔呼吸,应选择绵柔袜子保护。根据视频学习足部按摩方法,每天在睡前按摩足部穴位,保证足部血流通畅,以防冻伤、组织缺血坏死。部分老人由于常年负重劳力和行走,脚趾出现鸡眼或胼胝,此类情况切不可自行修剪,应在医生和专业修脚师的操作下完成。

(三)日常足部护理。糖尿病足在选择鞋和袜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穿高跟鞋、凉鞋、尖头鞋等,袜子要宽松、柔软,勤换洗鞋袜,保持鞋内干净、清洁,不能光脚行走或穿露脚趾的鞋外出,鞋内有砂砾时及时清理,以免磨皮足部皮肤,冬天的时候注意足部保暖措施,穿棉鞋厚袜子,但不能使用暖宝宝、热水袋以及电热毯取暖,这样容易烫伤皮肤。叮嘱糖尿病足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坚决戒烟戒酒,平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控制糖类、脂肪的摄入,以免血糖升高,多补充粗粮、粗纤维食物,适当的参与户外运动,体育锻炼时要掌握力度和强度,控制肥胖体重,确保血糖得到控制才能防止其他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