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教学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教学探微

柳凌燕

南京市宇花小学 210004

摘要:本篇文章对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教学进行了相关阐述。其次,结合了本人对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演奏的领悟。笔者希望尽其所能地填补这些学术上的空隙,从而改变琵琶演奏者在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去探究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教学的新面貌。

关键词:琵琶;新疆乐曲;教学

中国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它们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博大精深也正是由于它们的融入才变得更加富于特色,而新疆地区音乐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新疆被称作“歌舞之乡”,也可以被看做一个音乐的民族。新疆的人民喜歌善舞,充满了音乐的气息,音乐表达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悦和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新疆的人们用热瓦普、坦布尔等当地特色的弹拨乐器,演奏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音乐,从而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琵琶是中国古老的一种弹拨乐器,琵琶曲中具有新疆特色的音乐作品为数不多。当代作曲家们力图在突破传统发现新的特点音色,创造新的演奏技法上有所建树。但其中最令人耳濡目染的则归属于新疆风格的琵琶乐曲,它大量采用了新疆特有的歌舞音乐的元素。尤其体现在节奏方面,一些传统的琵琶乐曲汲取了新疆的特色元素之后,其节奏、旋律逐步与之融合,从而为琵琶作品的创作注入了更加新鲜的血液。

新疆乐曲的创作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疆的的特色音乐文化元素也逐渐的融如到了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里。例如: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王洛宾创作的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就是一首具有非常典型新疆元素的歌曲。在这首音乐作品中运用了切分、附点等新疆当地特有的歌曲或舞蹈节奏音型,使整首作品富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然而,在许多具有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中,都运用了当地特有的歌舞节奏,新疆风格音乐的加入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民族乐器中,以琵琶为例,融入了新疆歌舞元素的特有节奏音型,使琵琶这件古老的乐器发挥了自己独有的风采。同时,也改变演奏者对传统琵琶乐曲的看法。作为一名从事琵琶教学的成员,笔者认为最具特色的还是琵琶作品中的新疆乐曲,在创作乐曲的过程中,会大量运用了7∕8、5∕8、3∕4等节拍,他们增加了整首音乐作品的旋律性,使作品充满了新疆风格的地域风情。通过仔细分析相关音乐作品,不难发现乐曲中运用了大量的切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特点的节奏音型,使乐曲的旋律线条不再单调,此外节拍中的重音运用,强调了基本的节奏形态也增加了作品中旋律线条变化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使作品的节奏性更强,对乐曲节奏的精准把握也为音乐更好的诠释与表达,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

新疆作品的演奏特点分析

近现代的琵琶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革新,琵琶乐曲的创作者在谱写乐曲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在乐曲中加入了当地的特色的节奏音型,使琵琶作品不再单调﹑传统,使乐曲的节奏变化更加鲜明、富于动力性,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音乐风格。笔者认为对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节奏特点与教学心得的简析,应该从琵琶作品中的新疆乐曲出发。对琵琶曲中新疆元素从多个角度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并且和传统乐曲作比较找出其节奏的区别所在,其次结合自己对琵琶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演奏与教学,领悟其中的要点和精髓所在。笔者在演奏教学的过程中选取了《龟兹舞曲》﹑《阳光照耀在塔舍库尔干》﹑《春蚕》这3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对其中运用到新疆风格的特点节奏音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龟兹舞曲》是由著名的琵琶独奏家,作曲家杨静所创作,主要描写了当时新疆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体现出了新疆的地域风情,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琵琶作为弹拨乐器所具有的独特音乐个性。迂回型的旋律线条,运用了即进、小跳的音程关系,给人以欢快、喜悦之感,其中附点16分音符和大切分在多个小节反复出现,强调了基本的节奏形态,增加了旋律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学习者对音乐旋律的印象记忆。在演奏练习时,我们更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与乐曲节拍的稳定。每个小节前倚音的运用使整体的旋律线条流动起来不再呆板,略显活泼。整首音乐作品大体上运用了较为功能性的和声进行和布局,变和弦的偶尔运用,使音乐素材的内部更加丰富而有变化,16小节中每一小节开头“分”指法的运用,强调了开头音的重要性。4∕4拍由2个2∕4拍构成,而第二个“分”指法的运用其实就是第2个2∕4拍的重音。在强拍上重音的使用增加了音乐素材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整体的旋律线条更加的优美。而在旋律的下方单音以8分音符为平均律动非常规整的出现在旋律下方构成了旋律的伴奏声部。,形成了主调的织体形态,它的作用和新疆歌舞音乐麦西来普的《手鼓舞》中的手鼓功能近似,每一拍都处于小节的强拍上,这样运用主要便于演奏者在弹奏作品时控制了音乐前进的整体速率。而在龟兹舞曲下面的音乐素材中,这段音乐不断地重复、模进以及呼应的手法加以发展,强调这段音乐素材本身以及节奏音型的特点,使音乐不断的富于变化,又保持了整个乐曲高度的统一性。旋律声部运用了即进的音程关系,整体是一个向下的趋势,偶尔运用了4分音符的休止,上反声部音乐素材总体较为稀疏、简单,而音乐的下方则变得较为密集、紧凑。它以16分音符在4∕4拍中以♩=130的速度平均律动构成了旋律的伴奏声部,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16分的节奏音型稳定了音乐总体的旋律线条强调了基本的节奏形态,同时也调动了演奏者的情绪。音符的密集出现和前面的有音乐产生对比,从而使作品中的节奏音型有所变化和扩充。

《春蚕》由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五首琵琶曲“人生篇”之一。琵琶曲《春蚕》巧妙地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与传统乐曲相融合,将琵琶传统演奏技法与他独创的琵琶现代演奏技法有机地相结合,体现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

这一段音乐素材是一段短小而精致的旋律。整体上是一个迂回的旋律线条,基本运用了即进、小跳的音程关系而进行部分变化重复的演奏方法。在这里音乐的处理方式听上去更像是新疆特色乐器坦布尔的音色,给人一种沉闷之感。同时它运用了大量的16分音符和32分节奏音型,巩固了节奏的形态也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帮助。它大量模仿了歌舞音乐的节奏音型使音符密集的变化出现,从而突出体现了此段音乐和前面旋律的不同之处。

这首作品后半段的音乐处理保留了前面音乐素材调式、节奏等基本特征。但是在音程关系以及指法的运用组合上则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素材在节奏音型上近乎相同,运用大量16分音符和32分音符节奏音型、旋律和之前相比变得紧凑急促,凸显了这段音乐的的重要,节奏音型变化复杂。在旋律上方重音记号的出现,则提示了此段音乐素材旋律的特殊。它提示了我们此部分音乐作品中乐句的划分和新疆歌舞音乐中手鼓这件乐器功能近似,所以在学习这段音乐素材时节奏的正确划分是我们演奏好此段音乐旋律的关键。

除了上述两首作品之外,还有一部著名的、且被经常被移植的曲目就是《阳光照耀在塔舍库尔干》它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该曲由引子部分中舒缓悠扬的旋律慢慢进入主题部分时,则稳定的转入了作品的主题动机。

这首音乐作品是一个迂回型的旋律线条,节奏较为稳定相同的节奏音型不断重复、贯穿始终。音符之间以即进的音程关系在进行重复和变化,强调了节奏的稳定性也暗示了他在这里所处的重要位置。这里运用了7∕8拍,而在新疆歌舞音乐中运用了大量这种节奏音型,它渲染了当时欢快的气氛和当地人民群舞的热烈的场面。笔者在演奏的同时能体会到其中浓郁的新疆特色。紧接着59-68小节也运用了浓郁的新疆特色元素。

这一段音乐素材是一段较为优美的旋律线条,大量的运用了即进、小跳的音程关系,使音乐变得较为活泼而不死板。在新疆音乐常用的7∕8/、5∕8拍中许多相同的节奏音型不断地反复出现,强调了这段音乐主要的节奏形态。在这里它模仿了新疆特色乐器冬不拉的独特音色和独有的节奏音型,运用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阳光照样在塔什布尔干》的点睛之笔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疆音乐的地域风情。而琵琶作品中新疆特色音乐在这一首琵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新疆乐曲的技巧教学分析

笔者在教学了大量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琵琶作品后,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的乐曲和传统的乐曲在技巧和处理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在汲取了传统琵琶乐曲中优点的同时也加入了少数民族的音乐特有的音乐元素,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琵琶乐曲的欣赏性。这样的融会贯通为琵琶作品的传承和光大添上了一道光亮的色彩。传统琵琶乐曲中,整体的旋律线条较为的平稳、抒情在节拍方面通常使用2∕4拍、44拍,乐句的划分也较为规整,背谱时随着练习的深入也容易记得。而在节奏方面,它运用的都是2分音符、4分音符等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节奏音型。在和声调性方面,传统的琵琶乐曲中一般运用的五声调式,不运用偏音。和弦也都是在主音、属音上构成。按实力乐曲的调性,大量传统的琵琶曲以C大调、D大调居多。与新疆元素的琵琶曲相比则有明显的差异性,笔者通过对音乐的深入会感受到其中浓郁的新疆民族的音乐特色。首先,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旋律线条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律动性。并且它运用了7/8、6/8、5/8等节拍,使每个小节都有所扩大,而在节奏音型上也有很大的革新之出,突出了体现了琵琶作品中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它运用了切分、32分音符、16分音符等大量密集的节奏音型充实了音乐中的旋律材料。节拍重音的使用更好的控制了琵琶乐曲的音乐素材向前发展的动力性,让笔者在演奏过程中对节奏有了更好的把握。在弹奏的过程中,使演奏者更加自信。在调性方面,他不再是中国传统的调式,而是使用了♭E﹑♭B﹑♯F﹑a小等能体现很强新疆韵味的调式音程。仔细的探究可以发现,乐曲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变音技法在练习的时候要非常准确的找出音域的位置,同时也应多画节拍演唱歌谱,增加对乐谱的熟悉程度。更好的促进学习者对乐曲的完整表达与乐曲情感的更好展现。

本篇文章以3首具有浓郁新疆韵味的琵琶乐曲为研究对象,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色之处,并且也浅析了琵琶作品中新疆乐曲的技术处理和演奏心得。

本研究发现在演奏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琵琶乐曲和一些具有代表性浓郁新疆元素的琵琶乐曲后,笔者领悟到音乐其实是一种艺术美的体现,节奏作为音乐的要素之一,不一样的节拍形式体现了不同的节奏音型,同时节奏也体现了节拍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对作品节奏、旋律、调式、等技术与演奏技法中一些难点教学进行解析,同时也对乐曲中较难把握的地方做了介绍和笔者的自述浅析。在今后琵琶作品的教学革新中,笔者认为也会对琵琶乐曲的传承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对琵琶演奏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曲目积累来说也应当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族音乐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具有很大的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它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系紧了民族团结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