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散文的艺术天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如何走进散文的艺术天地

王艳芳

合阳县合阳中学 陕西 咸阳 715300

散文是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常用那诗化的语言,明晰可人的形象,精邃深刻的哲理,奇特多变的艺术形式,博得广大读者的青睐。所以,古今中外的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角色。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些精美的散文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呢?这里简要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鉴赏散文中的艺术形象。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乃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散文家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散文的鉴赏如果忽略了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就无从把握作家赋予其中的深刻内涵。大自然是多变的,一朵白云、一丝微雨、一湾残荷,甚至枝头鸣唱的一只小鸟,天空飞过的一只孤雁,夜晚未眠的一束海棠……都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作者常常把这些赋予人类灵感的自然和人文风物作为自己咏叹描摹的对象。所以,我们在鉴赏散文时,首先应把握的就是这些可感、可知的物态、风情。看看作者把怎样的感情寄托于这些事物之上,又如何从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具象上出新意。读丽尼的《鹰之歌》中,那有着两个强健翅膀,倾侧着、回旋着的雄鹰形象,昭示了作者的一种人生追求,鹰的英勇与壮烈是作者的挚爱。它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夜里飞,鹰的歌唱令读者忘却忧愁,感到兴奋。又如托尔期泰墓那“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 那一座普通的坟墓在作者笔下以它的庄严肃穆,最终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散文中的形象多种多样,有具体的、有抽象的,但不管怎样,读者只有抓住这些形象,才可能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那浓浓的人间真情。

二、品味散文中的“佳句”。

散文的语言比较优美,这种优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表现力很强的富有诗意的句子:二是具有富含哲理的句子。如韩少华在散文《记忆》中这样描写“记忆”。

记忆嘛,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

想的空间飞翔:

记忆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敝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

人的心眼儿狭隘得荠蒂难容。

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

心世界绚丽、辉煌。

记忆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

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以下。

在这里,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记忆”外化为具体可感的“重量、体积、色彩、标价”, 用语简洁,但已将“记忆”的功能、价值阐述得清楚明白。再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一文中所说的一些句子的理解已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而是负载着作者对生命、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如“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无需刻意发现,这些语句自会在第一时间留住读者的眼睛,引发读者的思考,唤起人们对创造这些精粹语言的伟人的惊奇、骄傲和快乐。

三、鉴赏散文中的哲思美。

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鲁迅先生于灯下沉思,执笔剖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读这篇文章不能不令人惊叹先生之洞察力和判断力的深刻与准确。散文的魅力,说到底就是思想的魅力,就是作者探索到了常人所不能见到的魅力,当然,唤起读者审美体验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郁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率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作者的共同处。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自己“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作者把母爱这种人类最伟大的感情道了出来,引起读者共鸣,引人深思,发人深醒。所以,鉴赏散文需要“披文以入情,赏句以入境”, 需要换位思考,需要发挥想象。

四、掌握并运用散文的表现技巧。

“文贵含蓄”某种程度上说的便是散文,看似漫笔成文,实则形散神聚,笔调迷人。散文之反映人生世相最讲究“小切口,深主旨。”它常常使读者从平凡处所走进极乐世界。

散文的表现技巧多种多样,单从语言上讲,有的温婉含蓄,娓娓道来,有的铺张扬历,洋洋洒洒;有的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偶句、奇语,搭配适当,分明是作者匠心构筑的,然而表面上却自然朴素,无迹可求。不加渲染,却画面宛然,不求节律韵调,则自有一番动人的情韵扣人心弦。散文正是用那美妙而自然的笔调常常将读者引入那“极乐世界”中去。

另外,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即事抒情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方式。读朱自清那满塘荷叶,品味月光下迷朦的意境,仿佛看到作者那淡淡的哀愁。读散文《绿》, 那“汪汪一碧”的满眼绿意,明心见性,令人心驰神往。读《愚溪诗序》你从那一溪流水里,分明看到作者那不平的胸怀。读《失根的兰花》从那-缕感思,一丝冥想中咀嚼出人生的甘苦,品尝出国破家亡的滋味……

散文中“美”的因子是很丰富的。我们只有从语言、形象、思想、表现手法这些可触及的层面入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走进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繁华无边的艺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