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路径

吴国强

江西省抚州市东临新区太阳中心小学 344109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的长河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文明和智慧结晶。语文教学本就是利用文字这一载体,传递精神世界建设要求,将学生培育成为对社会有用、有意义、有价值的新时期人才。现实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当前的素质情况展开教学,体现教育针对性特点。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征,选择因材施教的方式,呈现针对性的教学思路。本文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切入点,展望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内容的教学,旨在提高语文教育效果的同时,传递中华优秀文明。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前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与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教师明白与感受到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重要性,予以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使用能力更多的瞩目。经典诵读在语文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全方位、立体的引导学生学习,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与众不同的学习感受,使学生表现出语文学习热情、语文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智慧与魅力以后,自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与传承知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涵养。

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育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然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文明走进学生视野,学生被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化所吸引,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许多学生本末倒置,甚至希望用西方文化取代我国文化,失去了对我国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兴趣,这显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到我国优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道德思想的培养和建设。

所以考虑种种,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需要教师体现出教育目的性追求[1]。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让学生表现出语文学习热情和追求,爱上我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作品,感受与理解文学作品当中的优秀内容,实现道德修养传承。小学语文教育需要诵读经典文化作品,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学习其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三观。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可以继承其中的优秀典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丰富学生的表达方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2]。经典文化作品的诵读,让学生收获了丰富的内心、丰富的世界,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涵养,保障了语文教育效果和质量。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育思路

(一)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经典诵读内容的教学,需要教师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与之对应、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展望新课改对于现代教育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3]。利用因材施教的过程和方法,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完成经典作品诵读和传承,学习其中表达的内涵。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需要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一步步的推进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推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诵读其中的经典篇章、经典故事。诵读经典作品的时候,需要教师让学生先诵读容易记住和理解的知识,比如唐诗宋词,随后才是让学生诵读教育意义突出的内容。比如《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大学》《中庸》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欣赏一些优秀经典内容和故事,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从简单的内容切入,随后慢慢提高复杂度和难度,才能够避免学生表现出抵触情绪、抵触心理,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魅力、知识特色,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另外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形成作品诵读兴趣。此时需要教师使用更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参与学习过程。比如在诵读唐诗宋词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就需要教师使用文字、图画、声音与视频的配合,让学生有直观的学习舞台。如学习《长相思》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配合上多媒体教学,播放悠扬的乐曲,让学生仿佛进入到了古诗当中的世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景魅力和对生活的追求。此外角色扮演诵读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互动中,增加内容代入感。学生深入实际,感受甚至是想象其中的内容,包括当时人物的心情、文章内容的背景,理解了作者的创作追求、情感和目标。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用比赛的方法诵读经典作品,学生有了比赛的激励,自然能够表现出浓厚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认真表现,打败别人收获胜利。

(二)认真记录诵读过程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育同时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教师教学需要立足实际,重视学生的使用能力培养。经典诵读并不是只在课堂上有用。试想在和别人对话的时候,能够说出一些经典诵读内容作为案例,势必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加分,带给别人更深刻的印象。教学不能局限于掌握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如何获取知识,也就是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使用经典诵读作品。比如教师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时刻记录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将自己所认为经典、优秀的句子、词语摘抄到自己的本子上。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背诵效果,还能够靠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理让学生形成全新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学生就可以顺利掌握经典诵读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经典诵读作品的魅力。此时学生的知识理解、自主思考、自学能力全面成长。而这与核心素养教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体现了小学语文教育新时期要求。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摘抄经典语句。在学生与他人对话的时候就可以用田忌赛马表示要灵活思考,展现学生的优秀文学涵养。

结语: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教师需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做好教育思路改革。面对不同学生,教师需要用相对应的教学手段。经典诵读教育意义非常出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文化涵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情感,成为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满红.国学经典诵读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65.

[2]赵如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策略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3.

[3]邓凡生.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