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探讨

李晓妮

凤翔县中医医院 陕西 721400

摘 要:心内科是医院科室中的高风险科室,在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护理风险问题。心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比较快、预见性差,死亡率相对较高,极易出现突发性、抢救性事件,且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隐患,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留下了很多隐患。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医护人员需要针对心内科患者实行全面护理管理方式,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19年3月-2019年8月这半年来我院就诊的6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干预,统计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以及输液、给药、病情观察等治疗,各项护理操作均遵循护理会议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和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指导、病情护理、对症休息、指导休息、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干预。

2.2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差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不强,或者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都属于护理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护理风险干预,首先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升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其次,对护理管理机制和制度进行完善,也可以在科室建立护理管理风险机构。最后,可以适当的对医院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的解决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与隐患,并且要避免再次发生。

  1. 结果

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46%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研究显示,我国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大多数为老年人,在临床上心衰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心血管疾病发病比较急,当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医生与护理工作人员的预测不同,就会引发护理风险,所以找出引发护理风险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防范意义重大。

  1. 心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1.1护理人员因素。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突发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对复杂,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地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掌握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操作技巧,由于心内科护理工作量比较大,尤其在危重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不知如何应对,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无法进行融合,进而引发一系列医疗纠纷。在心内科疾病护理过程中,很多护理人员未按照相关操作和要求进行护理,且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未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护理方法及其目的,缺少对患者的关心,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护理纠纷,为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风险。

1.2患者因素。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寄予厚望,在治疗效果不满足患者和家属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会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抵触医疗和护理工作,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同时,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准确的认识,未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在自行停药的情况下会出现病情加重、病情反复的现象,最终责任还会归咎于护理工作不到位。

1.3护理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护理工作运行的安全性,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但实际护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考核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护理管理人员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培训工作,导致很多制度和培训成为一种形式,无法发挥出其本质作用。除此之外,医院很少针对法律法规、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等内容进行学习,导致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工作疏忽、诱发潜在风险等现象。

  1. 心内科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2.1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在医院心内科中,有很多心律失常、急性心梗的重症患者,而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极易引发安全事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心内科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开展相关会议识别并评估护理工作风险,还需要引进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利用开晨会方式向护理人员传达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2.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心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定期针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其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培养,这样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应对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风险。

2.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在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心内科护理管理制度,加大心内科护理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制度。同时,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出相应的护理标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应急预案,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急救机会。

2.4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护理人员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患者能够更信赖医护人员,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时向护理人员汇报自己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减少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干预并分析效果,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使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亚彬.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25):140-141.

  2. 乔敏.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7(15):369-371.

  3. 姜海清.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对于风险因素的分析以及安全防范策略[J].中国保健营养,2018,25(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