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

邓冀俊

湖南省郴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 大气对人类生存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大气,地球上包括人类的绝大部分生命根本就无法生存。但近一百多年来,由于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方式的改革,大量的化石燃料用于生产生活,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也日益增加,导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显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改变这一现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并在现实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旨在有效控制大气质量,保障人类永恒发展。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有害气体; 治理

环境污染种类极多,大气污染是主要污染之一。 自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大气环境保护及治理问题就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然而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体系起步较晚,治理也刚刚成形,因而要完善国内大气环境监测体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大气污染监测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制定出应对措施,从而提升环境质量。 当前, 大气污染主要是扩散性的,尤其是部分地区空气流通过快,污染扩散范围加大以及扩散速度加快,更加深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更好地对大气污染进行治理,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检测系统及治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和原因

大气环境污染即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标,致使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受到损害以及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大气环境污染中主要污染物有粉尘、二氧化硫、氟化物、氮化物,聚丙烯等。 有很多原因导致大气污染,如交通汽车尾气污染、工业生产、天然气及煤气燃烧等,这些物质不仅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前期以经济发展为主, 却忽略了环境保护,再加上当下污染严重,大气污染逐步 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发展问题。 因此提升空气质量,加强环境治理是我国当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各省市雾霾天气增多,更加强了我国处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决心。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 pH 值偏小,且随着污染物质排放的增加,这一状况还在加剧。而我国华北某些地区空气可吸入污染物的平均溶度是国家标准溶度的 3 倍以上,因此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堪忧。从环保部发布的《201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6 年, 全国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下简称338 城市)中,有84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24.9% ;254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338 城市发生重度污染2 464d、严重污染784d,以 PM2.5 为主要污染物的天数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80.3%,以 PM10 为首要污染物的占20.4%,以 O3 为首要污染物的占0.9%。其中,有32 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超过30d,分布在新疆(部分城市受沙尘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和山西。

1.1工业污染

作为一个工业大国,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工厂的工业生产水平与总产值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对于工业污染方面的认识却很不充分,导致大量的污染物直接被排放。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严厉的处罚措施,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排放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污染活动依然还在持续,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1.2现代交通工具影响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出行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汽车保有量也在持续增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4个家庭就有1辆私家车,在这样的保有量影响下,交通工具的污染也变得难以规避。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由二氧化硫以及一氧化碳,这也是许多城市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

2.1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内容及方法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主要是对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进行监测,监测的内容是:颗粒状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污染中固体颗粒物有多样,且危害极大,颗粒状物质的监测主要是针对粉尘进行监测。 颗粒状物质是其他有害物质滋生的摇篮,容易与空气中的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从而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目前对颗粒物质的监测主要是 PM2.5,主要的监测方法为取重法,用切割器将一定体积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质进行分离,细小的颗粒固体将其吸附到恒重滤膜上,从而进行浓度及体积的计算。二氧化硫的监测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特点为基础进行,主要是采用甲醛缓冲剂进行酸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或电解排除法等进行监测。监测二氧化硫,即监测硫化物在空气中所占的比重及浓度。由于大气污染影响最多的属二氧化硫,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氮氧化物的监测是根据其产生路径进行的,由于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为工业废气排放及汽车尾气,很容易在空气中发生各类化学反应,所以对氮氧化物的监测是采用化学法或仪器法来进行。虽然方式有多种,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采用盐酸二胺分光光度法来检测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比例。

2.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虽然大气环境污染物质的监测方法已较为成熟,我国在大气监测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但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体系并不完善,监测的范围有限,监测区域比较窄,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监测结果具有时效性及区域性,因此难以为后续的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总之,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 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大气环境监测是一件长久、系统性的工作,其投入成本高、见效慢,对地方的经济效益贡献较低,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并不重视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持续和加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对各个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进行监督,从而形成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各地区大气环境监测体系的有效建立。

(2) 监测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主要是监测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比例或浓度,但这数据并不是实时进行更新的,而是采取一天中的最高值,这样的数据与人们的实际感受或是对后续的处理措施并没有大多的参考价值,且误差较大。大部分城市公布的 AQI 数据取的都是平均值,这与我国标准 AQI 的取值不相符,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当前虽然有将网络技术与大气环境监测结合进行实时监测的相关技术,但还在研究阶段,不够成熟,无法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大气环境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依据大气污染物质的产生、排放途径等制定的。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能源的使用;加强立法,严格执行标准;确定污染源,增强环境监测的水准;利用新治理技术,增强治理力度。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满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或避免使用污染能源。 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会产生污染物质,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目前许多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环保,产品的排放标准不达标便投入市场中使用,另外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超标的问题,对大气环境污染加重,这需要政府部门增强立法,坚决贯彻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升监督审查的标准,对此类企业进行严重的排查打击。很多污染在治理过程中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先确定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从根本上处理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进行污染治理。另外还需要增强环境监测的水准,实时有效地进行污染处理。 目前正在开发的遥感技术就是通过将监测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及提供有效数据,从而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保障。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 我国的环境问题愈加凸显。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加强环境监测及治理非常必要。 开发新能源,加强立法,加强大气环境监督管理及利用新的治理技术,以提高治理水平,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 . 环境监测系统发展及现状研究 [J. 科技风,2017,(24):107.

2王小毛 . 探究环境监测中分析化学法的应用 [J]. 低碳世界,2017

34):9-10.

3 闫亚奎,周兵川 . 论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J]. 绿色环保建材,2017,(11):37.

4赵建平,姚天雨,王明虎,等 . 基于云模型的长沙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J]. 环境工程,20173511):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