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出纳人员如何规避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浅析企业出纳人员如何规避风险

时海仙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企业也随之发展,企业的管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出纳工作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员的就业机会。促进科技创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并没有真正重视出纳工作,只是把出纳工作放在了一个很不重要的位置。这不仅导致出纳工作难以完成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还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企业应重视出纳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出纳人员;如何规避风险

引言

一般来说,出纳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出纳人员因被胁迫或有意或无意参与经济贪腐而发生犯罪的风险,严重者将会有被关入监狱失去人身自由的风险。出纳的日常工作,主要涉及各类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收付与结算保管;各类现金和有价证券平时应存放在出纳的保险柜中;银行存款也应由出纳负责登记核算。

1企业财务出纳的重要性

1.1负责相关票据的审核与保管

外来的相关凭证需要通过出纳人员操作才能完成。因此要求出纳员全面熟悉各类凭证的填写要求,避免在票据的填写上造成失误。其次,还要审核外来凭证,主要包括凭证的合法性以及各项经济数据;此外,确认应收付票据款项。出纳人员必须妥善保管企业相关票据,加强重视程度,便于需要时核对与核查。

1.2记录账目日记,管理财务公章

出纳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需要详细疾苦账目日记,主要包括企业日常运转所需的资金以及在银行存储的款项等。账目日记要与库存资金的数额进行一一核实,银行存款与账单之间也需要进行一一核实,坚决不能出现差额。其次,出纳人员还需要储存和管理企业财务公章,在使用期间需要全面按照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对企业经济利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1.3企业报销工作

日常花费报销与员工自身利益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如果款项单据需要报销,在填写相关内容以及签字确认时需要全面按照相关制度标准实行。完成以上操作之后需要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查和核实,对规定范围内的款项和单据及时报销,对于不在报销范围内款项需要请示领导。在进行报销时需要确保公正性和透明化,不能凭借主观意愿进行。

1.4发放工资

按照公司规定,及时录入工资表单,及时发放员工工资。避免由于自身误操作导致延迟发放工资。从上面各项内容可以看出,出纳工作与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涉及较多的工作内容,在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方面要求较高,全面体现出出纳工作在企业发展当中的重要性。

2目前我国出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出纳的重要性意识不够

(1)企业没有或无法树立出纳部分,即便有,也很难保证出纳的独立性。领导者下达的各项指令履行可以快速执行,所以管理人员以为在我国企业没有必要树立出纳工作。(2)我国企业资金有限,出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不易树立齐备的出纳工作岗位,所以有些管理人员以为在我国企业不可能树立出纳工作。(3)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出纳工作存在误解,以为出纳工作就是内部管钱算账的,然后导致企业出纳工作残缺不全,适当一部分管理者把出纳工作看作是一堆文件、手册和准则。遇到具体问题时,以着重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管理,大事小事领导说了算;有些管理者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出纳工作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有些管理者乃至为了获取个人利益或团体的利益不择手段,招摇撞骗、篡改账目。

2.2企业缺乏健全的法规制度

我国研讨出纳工作制度建造的理论发展较晚,现在对出纳工作理论的研讨大多停留在介绍和学习消化西方比较先进的出纳工作理论阶段。尽管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历,能够加快我国上市公司出纳工作制度的建造,可是总的来说来看,能合适我国企业经营特色和管理要求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效果较少。国家尽管出台相关的出纳工作法律法规,但相关的标准都滞后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这些都对我国上市公司出纳工作制度建造形成很大的阻碍。

2.3出纳的核算行为不够规范

会计核算办法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审阅和填制凭据、挂号账簿、财产清查、编制报表,出纳人员应采用的会计核算办法也应是依据出纳工作性质,挑选会计核算办法。如设置账户,出纳工作需要设置的账户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长期股权出资”、“短期出资”账户,并依据复式记账办法对每一项事务一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按规则的记账办法一起挂号,在登账过程中,对原始凭据或记账凭据进行复核,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费用报销的出纳工作监督。依据事务处理要求,出纳人员要逐日逐笔挂号现金日记账,每日结出金额,与现金实稀有进行核对,要逐日逐笔挂号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时从银行打印对账单,进行银行存款的账实核对,对保管的有价证券要依据有价证券的品种挂号明细账或备查账,定时进行账实核对。

3规避企业出纳人员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3.1强化思想认识,提高财务工作的严谨性

目前,我国经济法规不断完善并与国际经济法规相接轨的大前提下,企业的日常经济行为得到了更合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和规范,当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的风险与漏洞。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出纳人员要积极学习各类法律法规,防范各类风险,及时堵住漏洞。更要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企业出纳人员应该树立一种对法律风险的敬畏之心,将各类法律风险造成的后果放大来看,以使自己提高警惕,提高思想重视度,警钟长鸣。

3.2配置最优操作流程,提高出纳工作的合规性

经过长期的工作经验总结,企业出纳工作都会有一套与财会制度相辅相成的操作流程,这一工作流程有效的避免了财务风险,并以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流程依据。在财务工作过程中,出纳人员不仅要按照相关财务制度进行工作,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来不断完善财务操作流程,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在操作流程中,首先财务人员要把好审批关,坚决拒绝各种财务代签名,充分考虑和预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日常报销业务,要认字不认人。其次对于财务数据要进行相关备份,对于数据保存和备份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时时保存,定时备份,以备不时之需,规避财务工作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将财务数据工作做到实处。

3.3加强学习教育,使出纳工作有理可循

出纳人员要积极强化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职业操守,多多学习借鉴各种实际风险案例,以前辈的教训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提高自身思想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要提醒自己不要有私欲和贪念,不能去触犯法律,以身试法。始终保持自已的一切行为都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学习,与时俱进,结合目前最新业务发展变化情况,更新自身的财务理论与实践知识,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参与工作,紧密关注国家和政府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变化。

结语

出纳工作是财会组织的一个重要岗位,是财政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工作能否正常打开要取决于纳工作的好坏。因而,想做好出纳工作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有必要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技能:在具有必定财政会计基础知识的一起,还要具有较高的处理出纳业务的专业知识水平缓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只“快”和“准”,并在快与准之间寻求到二者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戎艳.浅议出纳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息,2019(2):276-277.

[2]谢锡芬.出纳在会计环节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9(5):77-78.

[3]王硕.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息,2019(18):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