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站供热系统的自控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热力站供热系统的自控策略浅析

周伟

身份证号码: 11011119800507**** 北京住总正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先进技术也应用与热力站供热系统控制中去,使得热力站供热系统控制呈现出自动化、科学化的特性。虽然热力站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经过科研人员长时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成就,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科研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找寻更多有效的自动控制策略应用与热力站供热系统中去,从而保证热力站供热系统可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策略

引言

热力站供热系统作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设施,在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天气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及质量直接影响热力站运行质量及供热服务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技术及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热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1供热系统自控策略概述及其应用意义

对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策略的选择与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应当首先对其概念内涵以及应用价值意义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城市乡镇生活中,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居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通过对我国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分析发现,热网结构以及其运行方式将会对自控策略的选择和应用产生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供热系统自动控制策略,具体内容如下:①在对区域室外温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热力站中对一次回水温度、二次供回水温度和二次供水温度进行自动控制;②通过二次供回水与一次流量温差控制的方式对热力站供热进行自动控制。就实际情况看,当前的供热系统自控所涵盖的范围还远远不足,无法满足实际的城市乡镇供热需要。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在热力站供热中进行应用,有着许多现实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而言:首先其能够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相关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其次,其能够在当前背景下满足居民对于供热不断提升增长的要求;第三,自动化控制能够节省相关的人力成本,同时节约能源的损耗;最后,自动化控制还能更早的对热力站供热系统中的问题故障进行发现和解决,保证供热安全。

2热力站自控策略的选择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热力控制站都是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起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较为普遍,而供热管理控制的主要对象就是热量,热量的控制不是只是将温度进行调控从而来控制热量,如果控制的手段仅仅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就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这种控制理念需要控制的周期较长,在此基础上还会造成一定的系统崩溃。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不方便,我们采用热量预控制大的方式。我国的热力站的建造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同的热力站由于建造的时间、空间结构、建筑性质等的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热负荷,而且其对热量的需求也存在不同之处。所以,为了更好地设计出符合个性化原则以及符合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温度下可以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热量,通过这些基础的控制来达到最优化得把目标控制。

3热力站通信系统构成及控制流程分析

3.1热力站通信系统构成分析

热力站通信系统是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通信系统建设可以加强众多部门与工作环节之间的联系,强化信息数据的共享性,对提升自动化控制成效有着积极影响。需要明确的是,热力站想要随时代发展进行转变,保证热力站热力系统运行具备智能化、先进化的特性,必须要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热力站通讯平台建设,对热力站通信网络进行健全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热力站供热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供热质量降低热力站供热系统运行的能源消耗。我国某些发展较为良好的热力站就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应用CDMA、ADSL等多种技术进行热力站通讯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且加强众多信息平台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共享,为促进热力站热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成效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3.2热力站供热系统自动控制流程

调控制度的中心一般情况下都是从气象局的预测来确定每天的气候的变化和获得相关的气候数据,这些数据内容通常包括白天,晚上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平均气温,风力的大小是否会有降雪,降雨的可能性等信息。这些收集的信息都是由相关的科学家通过建立气候模型,然后对这些模型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来和对这些供热的企业所提供的供热参数来确定,得出当天的换天站白天和夜晚的气温的平均值,气候模型学家系统的建立是依赖长时间的历史数据以及专家的先关精密计算来确定的,而且这些计算的手段也是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从而达到一种最好的控制模型状态。气候模型专家系统可以较为精准的将当天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去去到一个相对平均的数值之后,这个系统将会智能的开启每个换热站的数据库,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修正所预测数据当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然后得出正确精准的数值。第二步就是下达命令,这就要求相关的控制机器能够准确地接收控制参数等数据,每个换热站的控制参数偏差库都是更具许多方面的信息来确定的,这些条件通常包括:该站点的位置、保温机构、建筑的特征等多个方面来建立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可维护性,相关的负责人员具有权力来将偏差库中的数据进行修正和完善。

4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策略

4.1热网自动控制策略

热量预控制策略可以首先在热网自动控制中进行应用,详细而言,使热网的热量均匀分配,并且还可以实现对供热量的有效调控。对于热力站供热系统而言,供热量均匀分配情况尤为重要,其将对热力站的实际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而供热量宏观调控优化则是充分在热量预控制中考虑到热惯性,保持热量稳定供给,避免热量大幅度变化现象的发生。

4.2热源自动控制策略

在热源控制过程中,引入热量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热源控制效率。通常情况下,热量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了多热源控制和单热源控制。在多热源自动控制过程中,主要选择了联网控制以及并网和摘网两种运行方式,结合两种运行方式的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合理规划各个热源的实际投运顺序,保证供热参数的最优化。而在单热源自动控制中,在量上需要给予精控制,精调节,而在质的方面上进行粗控制、粗调节。在实际的热源控制中,对相关区域部分进行计算和检测,从而更好的满足热网热量需求。

结语

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和一级管网热力调度控制系统相结合,并依赖于现代化的通讯平台和信息平台,才能真正发挥其远程控制、实时监测、无人值守等功能。以供热量为控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实践应用,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实现了量化调节和供热系统的预调功能,达到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厚明.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热力站流量自控平衡调节[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5):1833.

[2]陈青峰,童灵,傅铭峰,等.热力站节能控制系统[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8,43(7):763-767.

[3]宋清波,徐志滨,赵俊锁,师顺勇.热力站的节能优化设计[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9(2).

[4]徐惠琴.浅析无人值守热力站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9(11).

[5]刘 娟. 热力站供热系统自控策略的探究[J]. 数字通信世界,20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