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激性高血糖你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对应激性高血糖你了解多少

佟金

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 621000

在临床上,应激性高血糖一般多发于ICU患者身上,该疾病在患者并无应激性高血糖的病史的情况下,由于胰岛素与高血糖的作用,使患者的机体出现异常情况,其通常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血糖的升高,进而导致糖的代谢出现异常。而且,应激性高血糖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且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出现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应激性高血糖的认识的缺乏以及对其的护理不够全面等造成的。而本文主要从对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原因、致病机理以及该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高人们对应激性高血糖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起到对该该疾病有一定的管理的效果。

1导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人们对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区域逐渐的拓广,但是,研究结果却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人们对于出现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并无明确的答案,因为应激性高血糖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其可能与激素的调节能力、胰岛素的抵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1]。但是,该疾病高发于危重患者身上,主要是临床症状是患者的血糖出现异常、糖耐量显著下降,进而,导致患者的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效果。

2应激性高血糖致病机理

2.1激素的反向调节水平的提高

患者在应激的情况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一般都会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进而导致激素的反向调节水平的提高,比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有明显的提高,而相对来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会随之有所减少,在该情况下,一般患者体内的蛋白与脂肪的分解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进而,也会严重影响糖激素的增加量,进而导致体内的含糖量会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在应激情况下儿茶酚胺不仅能够加快肝糖原的分解,还对于糖的合成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内外源性儿茶酚胺对于胰岛素的分泌起到的是阻碍的作用,进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糖升高。除此之外,对于脓毒症患者来说,血浆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的高低,是由儿茶酚胺决定的。

2.2细胞因子参与活动

患者在应激的情况下,细胞因子的参与活动,会直接造成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而参与活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6、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并且,有研究证明,一般ICU患者参与活动的细胞因子的分泌较普通患者来说有明显的增加[2]。而且,细胞因子是可以对胰岛素的分泌起到抑制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对血液的分泌的胰岛素信号转换进行干扰。

2.3胰岛素的抵抗能力显著下降

当患者处于危重病情的情况下,体内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会对内外源性的胰岛素的灵敏度有明显的下降,进而,造成分泌的胰岛素的量与正常量相比,有显著的减少,人们将该现象称为是胰岛素抵抗。并且,也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处于危重病情的情况下,极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且该现象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有明显的关系,其主要是通过外周血胰岛素浓度的提高,分解的肝糖原有明显的增加等来体现血糖的升高[3]

3对应激性高血糖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

3.1严密监测患者体质,进行相应治疗

当患者处于危重病情的情况下,进入ICU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主要情况有一定的掌握。首先,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评估,依据患者的体质,进行相应的胰岛素的治疗;其次,是对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予以早期风险警报与一级预防;最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控,尤其是注意血糖的水平的变化情况。

3.2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

当患者处于危重病情的情况下,进入ICU后,对患者血糖的检测一般使用到的方法有:快速血糖仪、血气分析、动态血糖仪、生化分析等[4],而医院最常用到的方法是快速血糖仪测定患者的血糖,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末梢血糖进行快速的监测,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作用效果明显等优势。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患者进行血糖值的检测时,一般固定于同一手指,让血自然流出,不可挤压,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测量的失误率,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3.3严禁滥用胰岛素

在临床上,人们对于胰岛素的使用存在滥用的现象。而胰岛素作为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常用药物之一,其效果显著。但是,胰岛素对血糖浓度并无任何依赖效果,其只是可以对血糖的起到降低的效果,进而减少血糖的升高对于神经的损害,并且,对于细胞的炎症因子的形成也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5],进而可以加快肌肉的新陈代谢,因此,对于普通的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通常可以通过使用静脉泵来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一定要合理应用静脉泵,严格控制胰岛素的使用量,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3.4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医护人员除了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变化情况及胰岛素的使用量等进行严密监控之外,还要注意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若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将情况立即告诉医生,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

4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原因、致病机理及该实施的护理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们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就多了一份从容与镇定。并且,对于应激性的高血糖,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通过胰岛素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还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水平,进而减少患者的致死率,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林,王长强.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创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J].天津医药,2014,42(4):356.

[2]刘旭辉,郑常龙,冯亚群,等.不同血糖控制对老年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2437.

[3]杨金旭,石泽亚,刘小明,等.血糖控制目标对术后应激性高血糖预后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9):105.

[4]合依热古丽·吾拉依木,阿得力·艾山,董旭南,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4):4079.

[5]刘同华.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