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次对与胎盘早剥影响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产次对与胎盘早剥影响的临床分析

周洁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 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次对于胎盘早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胎盘早剥娠患者资料,分为初产组及经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经产组顺产率、早产率、顺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比例、新生儿转儿科比例均高于初产组(p<0.05);初产组剖宫产率高于经产组(p<0.05);两组钳产率、产后出血率、DIC、死胎、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近年二胎分娩人数明显上升,而经产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有早产征象的经产妇及产程中经产妇更应该严密监护,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关键词】产次;胎盘早剥;妊娠结局

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指妊娠20周以后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严重者可引起死胎、新生儿窒息、DIC等。有研究显示,高龄、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催产素引产均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1],但对于发生胎盘早剥的原因、机制及如何预测胎盘组早剥的严重程度,不明确[2]。临床观察中,二胎全面开放后胎盘早剥患者的数量有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回顾我院胎盘早剥的病例,分析产次对于胎盘早剥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珠江新城院区2018年1至9月分娩的胎盘早剥的病例124例,分为初产组,及经产妇组初产53例,经产妇71例。患者出院诊断均符合第九版《妇产科学》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1.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分娩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

    1.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患者分娩并发症的分析

经产组顺产率(57.7%)高于初产组(3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初产组钳产率(7.5%)高于经产组(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剖宫产率(58.5%)高于经产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组早产率(46.5%)高于初产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DIC发生率经产组高于初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娩情况的比较 [例(%)]

n

顺产

钳产

剖宫产

早产

产后出血

DIC

初产组

53

18(34%)

4(7.5%)

31(58.5%)

15(28.3%)

12(22.6%)

1(1.9%)

经产组

71

41(57.7%)

3(4.2%)

27(38%)

33(46.5%)

29(40.8)

2(2.8%)

t/X2

6.883

-

5.10

4.226

4.54

-

p

0.009

0.459

0.024

0.040

0.360

1.000

    1. 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的分析

初产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经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43.8%)高于初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组转儿科治疗的比例(66.2%)高于初产组(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新生儿情况的比较 [例(%)]

n

新生儿体质量

低体重儿

新生儿窒息

死胎

转儿科治疗

初产组

53

2736.33±551.42

12(23.5%)

5(9.4%)

1(1.9%)

25(47.2%)

经产组

71

2621.25±729.32

32(43.8%)

9(12.7%)

0(0%)

47(66.2%)

t/X2

1.076

5.408

0.318

-

4.512

0.284

0.020

0.573

0.427

0.043

    1.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发生常见并发症之一,指孕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完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我国胎盘早剥发生率达2%以上[3],胎盘早剥多起病较急,重型的胎盘早剥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大出血、胎儿严重缺氧等严重的并发症。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其相关机制如下:(1)胎盘早剥为多因素疾病过程, 足月与未足月胎盘早剥致病模式可能不同;(2)胎盘受损、胎 盘功能不全、子宫胎盘低灌注及宫内缺氧,母体螺旋动脉部 分重构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导致母体蜕膜破裂,从而致 使胎盘蜕膜界面剥离;(3)免疫缺损导致浅层滋养层细胞侵入、缺陷螺旋动脉重塑、血栓形成及胎盘梗死的细胞因子大 量释放,引发母体炎症反应。

    本研究通过对经产妇和初产妇胎盘早剥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的比较显示,胎盘早剥的经产妇较初产妇相比,早产所占的比例更高,提示早产可能是经产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两组相比,经产组更易发生胎盘早剥,且经产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初产组,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其原因考虑可能与经产妇宫口扩张需要时间短,产程较快,而胎盘早剥的腹痛、阴道流血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在临产患者中更不易鉴别,因而经产妇常为产后回顾性诊断,仅对于分娩前出血多、血性羊水的患者易在短时间做出诊断。两组比较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差异,考虑新生儿窒息率与儿科团队抢救水平极为相关。经产组新生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及转儿科治疗的发生率均高于初产组,考虑其原因与经产妇胎盘早剥的患者早产率高有关,支持早产可能是经产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二胎分娩人数明显上升,而经产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之一。发生胎盘早剥的经产妇,顺产率较高,多为产后恢复性诊断,而其早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需要转儿科治疗的比例均增高,因而对于有早产征象的经产妇及产程中经产妇更应该严密监护,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参考文献

    [1] 叶雪梅. 胎盘早剥的病因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6, 14(5):161-162.

    [2] 陆勤,陈莉茹.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临 床误诊误治,2016,29(2):103-106.

    [3] 孙志兰.任翠平,王雪萍.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发病高危因素及其对孕产妇结局的影响[J]. 中国临床使用医学, 2018, 9(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