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与监测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与监测分析研究

刘东旭 陈辉 李冉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88

摘要: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下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水土保持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自我保护能力。文章主要以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中措施布设与监测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监测策略。

关键词:水土保持;保持措施;监测分析;水土监测

引言

水土保持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但从目前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情况来看成效并不理想,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1水土流失状况监测

具体技术涉及到河流、植被、项目开发状态监测。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电子地图等来对河流的数量和流量、植被的面积以及生长状态、项目开发对水土流失影响三个方面予以数据采集。另外要对水土流失类型予以总结。一般需要基本资料准备、遥感影像选择和预处理、解释标志建立、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分析评价以及成果资料管理六个环节。这里主要针对遥感影像选择来进行叙述:大地基准要按照GB/T22021-2008中的4.1作为标准,采用CGCS2000国家大坐标系统;高程基准需要符合GBT22021-2008中的5.1要求,以国家1985高程基准为标准。遥感监测投影需要以GB/T17278-2009中10.1为标准。遥感影像当中绿波段、红波段分别对应植被、城市(地、道路、土壤、地貌以及植被);而对于水体识别需要采用近红外遥感影像来体现;土壤湿度、地表温度用热红外遥感影像予以体现。若是卫星影响还需要注意选择倾角小,覆盖工作区域全色或多光谱影像,另外影像之间重叠不得小于影像宽度4%,若是特殊情况可以小于该指标。而且对于云层有较高要求,需要其影像中云层覆盖区域小于3%,若是存在分散云层则需要总体覆盖面积不足观察区域的8%。

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与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监督技术落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新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各类高科技设备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现代化的科技产物也被各行各业应用于自身的监督管理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效果。但就目前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并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来完善管理工作,依旧采用传统单一方式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管理,落后的水土保持监测手段不仅阻碍监督管理,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监督成效,使得最终监督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2.2水土保持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第一,缺少与决策层的纵向信息共享。现阶段,初步实现了与水利部的部分业务信息共享,但是信息共享面较窄、共享方式单一,暂未分层次、分区域向决策层提供共享信息。第二,缺少信息共享。暂未编制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目录,没有理清水土保持横向信息共享的范围;尚未分析水土保持业务数据需求,无法向水利厅系统各单位提出水利和基础地理等信息横向共享的数据要求;信息以纸质、电子文件方式共享,手段落后。

3水土保持措施布置与监测措施

3.1提高监测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所以为了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自身的监测技术水平。首先,应完善水土保持的监督责任制,要使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的履行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促使其能够恪尽职守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另外,要将现代化高新技术巧妙的运用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通过对其科学合理的监测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相关部门还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手段,要善于借助现代化高新技术来开发和推广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尤其要重点将相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下去,将被动的宣传水土保持工作态度转变成积极主动,从而不断的提高水土保持的监测技术。此外,还应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判断方式方法,并要求相关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行监督管理,如此一来既能实现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的水平,又能实现水土保持现代化监测的目的,最终推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3.2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水平

第一,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自动化水平,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减少监测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第二,建设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模式进行部署,统一部署在水利厅,保证水利厅、州(地、市)、县(市)及其他有关部门均可使用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传、交换、整编等工作,为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监测点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通过应用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强化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和大数据关联分析,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规划考核等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开展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可将外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等数据上传至系统,并通过该系统统计全区水土流失情况及空间分布,开展水土流失消长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和强度判定、成果数据管理等工作,为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3做好监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的集合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联合开展研究工作,确保理论能够结合实际,避免出现研究成果不能应用与实践的情况。目前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究,水土保持部门应当加强对于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科研的组织和协调,组织科研、生产与使用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反馈,共同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

3.4优化方案编制

一方面,弃土弃渣的堆放是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方案评审过程中,应提倡土石方的综合利用,可通过优化设计标高、塑造微地形的方式,消纳多余土方,减少弃方量。另一方面,城市大面积的地面硬化,是降低雨水入渗的重要因素。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考虑生态雨水沟和透水路面的建设,以改善城市局地水循环;同时还应加入屋顶绿化等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提高城市绿化率,丰富城市生态景观。

3.5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

为了做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违法乱纪的水土保持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尤其是那些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就进行水土保持开发项目的企业。同时做好效益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监测是在前三个监测基础上建立其具体的保护措施,并对该保护措施进行科学的预测,或者通过小面积试验来总结数据,待到数据得到进一步确认,效果得到彰显后扩大保护措施区域,力求水土保护效果最大化。具体监测对象有:植树造林面积、经济类水果林面积、种草面积、封山育林面积、梯田面积以及农耕面积,其中要特别关注坡坝质量以及相关工程数量。对于防治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照以往的数据来分析储水保土的效益、森林覆盖率、相关经济提升水平、粮食增产规模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比较多且比较广泛,使得实际管理过程中依旧频繁的出现问题,致使最终的监督成绩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为了推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整体水平,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智.现代新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9):92-93.

[2]彭智慧.浅谈我国现阶段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736.

[3]杨亚军,张虹.金台区农发水保项目建设中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4(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