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回归生活 践行立德树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1

德育回归生活 践行立德树人

   马菁菁

身份证号: 32132119960917****

本能或善端是我们进行道德学习的前提,生而为人,本能性情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人的这些道德本能对人而言是一种根本性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在这种需要驱动下,人的道德学习也就获得了足够的动力。所以说人所具有的道德本能,既是道德学习的前提,也为人的道德学习提供了动力。

生活中的道德是蕴含的,对生活着的人起暗示作用。接收暗示的一个根本特点在于接受某种影响而不自知。社会生活中的人都带有来自自己“生平情境”所生成的德性结构,而这一德性结构就像一个功能完善的“滤网”:与自己本身结构和倾向一致、类似的影响容易吸收,而与自身结构和倾向相差甚远的影响则被挡在外面。当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初次接触学校里的生活时,那些成人安排好的规则或是其他所谓的教育内容对于儿童来说大多与自己原本的自身结构和倾向相差很大,那么即使成人再对这些内容进行精心加工,也不能被儿童轻易吸收,进而对他们起到什么暗示作用了。儿童在学校里接收到的暗示大部分会来自老师和同学,自己和同学、和老师的交往,看到同学和同学的交往、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老师和老师的交往,儿童从交往中接收到的暗示有正面的也会有负面的,那些正面的、和自己的德性结构基本或大体相一致的暗示,会让儿童的德性结构得到正向的强化,而面对那些负面的,就会让儿童面临选择,但是倘若负面的暗示远远大于正面的,儿童便会逐渐地失去了选择的意识,不知不觉接收了这些负面的影响。所以说,在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而不仅仅是被授予品德课教学任务的那些老师,都应该以身作则,不仅要具备知识储备,更应拥有正统的道德品质,既然成为了一名教师,做到这些正是我们的本职所在,我们应能够对儿童产生正面的,与儿童原有的德性结构基本一致的暗示。

可是既然是生活,它不会一直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遭遇与意外,面对这些,我们自主选择的结果将会对我们的德性结构进行真正的检验。所以在学校生活中,“象牙塔”也不应该一味地将真善美呈现给儿童,让儿童根本不会考虑面临那些遭遇那些意外时自己会做出如何选择。但这一步该如何去做是比较困难的,怎样能既保护好孩子的天真又能让他们意识到生活的多面性。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游戏的确是一种适合儿童的较好的方式,但生活不会像游戏里那样,可以自己制定好规则,可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生活就是生活,儿童总会面临第一次的意外,第一次的遭遇,那我们要在儿童这些面临自主选择的境况下,给予适度的帮助,让儿童能够逐渐地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最终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实践应用,因为只是在内心进行选择的话还不是真正的选择完成,在实践中落实才算选择完毕。

道德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德育课程要让儿童在在生活中去亲身经历体验,这其中既有灿烂阳光,也会有乌云密布。德育就是要让儿童在生活中不断地经历生活带来的一切选择中,去选择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个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需要存在的,相反,我觉得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说基础教育改革是从“教师中心”“知识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经验中心”,这不是绝对的概念,不是要把学生与教师,知识与经验相互分离隔断,因为儿童经历的生活必然是有教师的,会有与这些成年人的交往互动,而且这些互动可能会对儿童有更大的暗示影响。就比如每个小孩都很喜欢玩过家家,扮成爸爸妈妈度过一天;每个小孩都会在心中有一个“我长大要成为宇航员、作家、科学家等等的梦想”这些不是儿童自己凭着个人经验拥有的行为想法,而是在和成人的互动中具备的。所以说,儿童道德学习也离不开成年人的示范和引导,这些示范和引导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既然成为了一名教师,心中必须要具有对孩子纯粹的爱,失去了爱的示范和引导,即便拥有再多再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只是没有灵魂的木偶,看着做得很标准,但孩子们根本不会受到长远的影响,因为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判断出你对他是否有爱。有了纯粹的爱,还要有依靠着这份爱来对课程不断的生成与反思能力,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深入儿童,深入课堂,与儿童交谈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困惑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