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疫情期间大学生学习工具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6

浅议疫情期间大学生学习工具的变化

孙静雅

河南科技大学

摘要:疫情期间大学生集体线上学习,学习工具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学习工具作为学习活动的媒介和手段,对学习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疫情期间学习工具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并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学习工具;线上学习;大学生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缘起

疫情期间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活动。与小学、中学不同,大学生的生源地范围更加广泛,开学复课必将带来一场规模庞大的人口流动。出于安全因素的考量,全国各地高校、省教育厅对大学生开学持有高度谨慎的态度,更多采用分批返校、自愿返校的方式。基于此,部分大学生本学期的绝大部分课程是通过线上教学方式来完成的。

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相伴随的,还有学习工具的变化。在缺少纸质课本教材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多的选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辅之以各种学习平台及各类学习软件进行在线学习。疫情期间学习工具的变化有何特征?学习工具的变化对学习质量、学习效果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本文希冀通过对上述等问题的探讨,增加关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研究的丰富度,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

  1.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疫情前后学习工具的变化,能过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有关线上学习的研究体系,把学习工具当做一个客观因素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线上学习的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同时丰富了关于学习工具本身的变迁的研究,对学习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2.现实意义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根据学习工具的发展趋势逐渐适应“互联网+教育”,更好的从在线学习中获益。同时通过对学习工具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学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好的发挥、利用学习工具本身的功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效。

  1. 文献综述

  1. 概念界定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尚未对“学习工具”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学者大多采取一种泛化的、约定俗成的概念解读。学习与绩效技术中心认为学习工具是用来创造或传授知识、技能等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服务于个人学习或专业学习的工具。1综合现有研究,笔者认为学习工具是辅助学习活动进行的一切事物、方式或手段。具有辅助性、多样性、中介性、交互性的特征。

  1. 现有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学习工具的研究多是围绕“Learning Tool”、“Learning Instrument”展开,前者更注重物理形态的学习工具,更强调学习工具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具有实体性质的辅导学习的用具,如字典、书籍等。而“Learning Instrument”包含的范围则更加广泛,除了具体的学习工具,还包含抽象的学习工具,如电子书、电脑等。在研究内容方面,最早是学者Paul C. Reed把收音机作为学习辅助工具来加以研究,认为收音机在学习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功用2。学者Sara G认为书籍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3,学者Findley也认为书籍在成人教育、小组学习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外学者更多把研究领域扩大到数字化学习工具,学者Ellman Matthew S探究智能学习工具在临床医学教育领域的适用性5,Billings Diane M把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并重点探讨如何高效的运用这一工具。

国内学者对于学习工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具体学习工具的研发和使用,多集中于英语、化学、物理等学科,随着网络学习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学者赵志明对电子教材的起源及发展脉络做了详细的解读,指出电子教材在未来的教育领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6。学者武姝婷在移动学习兴起的背景下,对移动学习工具的含义和种类进行了初步探讨7。学者郁晓华、祝智庭等人提出了“虚拟学具”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模式标准的架构8

  1. 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目前对学习工具的研究较为浅层化,多为一线教职员工的实践经验总结,缺少专业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呈现一定的时代变迁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学习工具的研究侧重对象也有所不同,学习工具正朝向智能化、虚拟化、便捷化方向发展。但缺少对不同学习工具变迁内在关联的分析,对学习工具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分析较少。

本文通过分析疫情前后大学生学习工具的变化,探究在非常态学习状况下,学习工具发生的变化及影响,希冀能对这一研究领域有所贡献。同时选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研究结果更具有针对性。

  1. 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者根据已有的研究目的编制了调查问卷。受疫情居家学习的影响,无法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因此该研究采用线上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

笔者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回收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77份,问卷有效率98.8%。

5f6afbd278b01_html_fb865ca2300b9f6b.gif 表3-1性别与年级分布表

表3-1

5f6afbd278b01_html_fd9488f8692d4c3d.gif 性别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小计

人数

14

24

13

6

57

占比

24.56%

42.10%

22.80%

10.54%

100%

人数

28

54

29

9

120

占比

23.33%

45%

24.17%

7.5%

100%

5f6afbd278b01_html_f6ffc523706590f0.gif 小计

人数

42

78

42

15

177

占比

23.73%

44.07%

23.73%

8.47%

100%

5f6afbd278b01_html_d4a1703fb6712663.gif 表3-2年级与专业分布表

表3-2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小计

5f6afbd278b01_html_cebecf4278be7017.gif 专业

文史类

人数

29

44

20

12

105

占比

27.61%

41.90%

19.04%

11.45%

100%

理工类

人数

11

25

16

2

54

占比

20.37%

46.30%

29.63%

3.70%

100%

艺体类

人数

0

2

1

0

3

占比

0

66.67%

33.33%

0

100%

农林医类

人数

2

7

5

1

15

占比

13.33%

46.67%

33.33%

6.67%

100%

5f6afbd278b01_html_64507b492f998a66.gif 小计

人数

42

78

42

15

177

占比

23.73%

44.07%

23.73%

8.47%

100%

  1. 疫情期间学习工具的变化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笔者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经历,归纳出疫情期间学习工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纸质化资源为主到数字化资源为主

疫情发生之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群体普遍接受的教学形式,学习媒介以纸质的教材为主。同时学校的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借阅、学习。疫情发生后,大学生居家进行线上学习,更多的依赖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对纸质教材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

  1. 学习工具的种类更加广泛

在校学习期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上课时间更多选用纸质教材为学习工具,辅之以教师的PPT或其他资料,学习工具较为单一。受制于网络、充电、便携性等问题,笔记本电脑在部分同学的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消遣工具和应急工具,而非学习工具。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社交、娱乐功能也往往大于学习功能。许多大一新生出于课程容量、学习需求等因素的考量,并没有购买笔记本电脑或平板。

居家学习期间,电子设备的受限因素大大减少,加之网课的形式所需,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成为主要的学习工具。与此同时,许多平台纷纷推出免费公开课、讲座等学习资源,“网页端+手机端”的形式让更多的电子设备加入学习工具的行列。依托于电子设备的各类学习软件、智能工具也在线上学习期间被大量应用,学习工具的种类更加丰富。

  1. 学习工具呈现虚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线上教学期间,全国许多高校向师生提供电子教材、电子书等学习资料,在学生缺乏教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依托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物理建模、书法练习、甚至医学模拟实验都可以通过智能软件来完成,学习工具呈现虚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学习工具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他们都是辅助学习活动的方式与手段。学习工具总体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这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习工具的发展转变,在促使大学生主动利用现代技术、把科技融入学习方面有促进作用。

  1. 疫情期间学习工具转变带来的影响

学习工具作为学习活动的辅助性手段和方式,其转变对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积极性、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积极影响

1.拓展大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本身更新速度较快,一些前瞻性、新兴的知识领域方兴未艾。而一些大学生却似乎还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只注重于书本上的固有内容,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欠缺。同时传统教科书受成本、校对等因素的影响,更新速度较慢,许多课本知识已经无法跟上知识发展的速度,从而有些过时。而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高效的学习工具,包含丰富的学习资源、时政讯息等,特定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热门话题、研究动态也可有所了解。疫情期间电子学习工具的大量使用,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知识储备,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了解前沿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2.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纸质学习工具形式单一,以纸质教科书和各种教辅试题为代表。教科书语言精练、严谨,但也存在固化、单调乏味的问题,对部分大学生吸引力较低,且一些大学生对教科书存在一定的排斥和抗拒心理,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依托电子设备进行线上学习,学习形式更加丰富,视频直播、图文讲解、互动讨论等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意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智能化的学习工具还可以通过随堂测试等形式实时反映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跳出传统课堂的内容限制,通过电子设备自行选择想要了解的知识,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

  1. 疫情期间学习工具变化面临的困境

1.资源利用低效化

教科书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权威性。教材作为最普遍的学习工具,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教材是相关专业学者通过集体反复探讨编写而成的,在内容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性、准确性。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教科书之外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也存在信息过度泛滥、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在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时,大学生也存在被不良信息、错误信息所迷惑误导的潜在风险。再加之如果缺少专业人士的把关,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资源利用率很低。

2.学习程度浅层化、表面化

现有的一些电子学习材料,如电子教材、电子书,仅仅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手机或电脑,资料的质量的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手机电脑的智能化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过度依赖网络的心理,遇到问题先去百度或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答案,而不去独立思考,这就会使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仅停留在表面。在网络上浏览学习资料时,大多同学会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标记,比如摘抄、电子批注或进行转发分享,但缺少后续的跟进学习。这种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往往让学习者对知识浅尝辄止,不利于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3.学习过程易分心

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们毕竟不是专门的学习工具,他们也同时具备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功能。QQ、微信等软件不定时弹出的聊天消息容易让学习者分散注意力,手机游戏、短视频的存在也是对学生自控力的一种挑战。再加上疫情期间,缺少传统课堂环境中老师监管等常规约束,不少同学会对学习有所放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同时,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产生疲惫感,导致学习精神状态不佳。

4.易流于形式,实用性无法保障

问卷结果显示,理工科同学对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满意度整体低于文史类和其他专业的同学。笔者认为,理工科一些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实验器具也属于他们的学习工具。虽然科技的进步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智能建模、实验软件,让他们在电子设备上便可模拟实验过程,但这种虚拟化的过程缺乏货真价实的操作感,无异于“纸上谈兵”。

五、学习工具的优化路径

通过分析学习工具的转变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出学习工具的转变为大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凡事都有两面性,学习工具的转变也面临许多困境。基于此,笔者从学生自身、教师、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化解困境的建议。

  1. 从学生角度而言

1.提高自控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被各类信息裹挟的时代,网络世界光怪陆离,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分散精力。数字化、智能化学习工具无疑是未来学习媒介的发展趋势,问卷结果也显示大学生对其接受度很高,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72.88%的同学选择“利用电脑、手机查找相关信息”这一方式,仅有22.03%的学生首选查阅纸质资料。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的主观因素显得格外重要。

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做到劳逸结合,避免造成“被学习工具掌控”的局面。同时大学生应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选择官方的、正版的、权威度高的学习网站和资源。更好的让学习工具创造更大的价值。

2.根据自身需要,提高获取资源的针对性

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往往来者不拒,但又无法同时消化吸收全部的知识,导致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弄清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资料。同时可以将互联网资源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兼顾权威性与时效性。

  1. 从教师角度而言

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极为关键。笔者认为,教师更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可以在不背离教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把关信息资源质量,向学生推荐高质量的资料、学科专业实时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今的大学教学中,部分老师的课件仅仅只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粘贴,缺少拓展性和启发性。因此,可以适当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展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更好的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树立榜样。

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大学生是学习工具的使用者,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同时当代大学生普遍对电子设备的更为熟悉,也更易接受新的理念与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师也可更好的提供指导。

  1. 学校角度

1.整合线上资源平台,把控线上资源质量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研发学校自身的线上学习平台,对零散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与查找。在把控资源质量上,一方面可以让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讨论与选择,引进优质资源;另一方面要制定审查标准,定期对已经引进的资源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不断完善与提高。

2.提高校园网络稳定性,助力数字化学习

线上学习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学校网络信号弱、覆盖面小会极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热情。有时因教室多媒体缺少网络,而导致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无法向同学展示,耽误教学进度。因此,学校应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研发与管理人员,对校园网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与后勤保障,为师生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要扩大校园网络覆盖范围,学校可以和其他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弥补不足。

3.加强对校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工作

虽然手机电脑等智能化学习工具日渐成为热门选择,但也有部分同学更倾向于选择纸质化的书籍作为学习工具与媒介。学校应及时更新补充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对图书的智能化管理,完善图书编号与图书位置的匹配度,增设电子检索图书机器的数量,最大程度方便学生查找图书。同时学校应适当增加图书馆自习座位,严厉打击占座行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 总结与反思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学习的开展加速了学习工具智能化、虚拟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移动设备上学习软件数量增加、电子设备用于学习的时间增多等方面,同时笔者发现大学生对学习工具的变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和较快的适应性,这和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希望本次调查研究,对“如何使学习工具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最大效用”有借鉴意义,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有所助力。

本次调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调查样本过少,本次共179人填写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77份,样本数量有些偏少;因为是随机填写的方式,问卷填写人员或存在专业、性别、年级的不均,但总体符合调查标准。其次是研究带有阶段性的特征,笔者本次调查的是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学习工具的变化情况,具有非常态性、特殊性的特征,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确定。最后,笔者自身的能力所限,仅对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学习工具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在研究深度方面尚有不足,对学习工具的未来境况并没有妄下论断,希望有关学者可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数字教科书研究 [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武姝婷.移动学习工具的含义和种类探讨[J].老区建设,2009(18):59-60.

[3]郁晓华,雷云鹤,祝智庭,吴永和.变革理念下虚拟学具标准研制现状梳理与体系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2):68-75.

[4]钱冬明,郭玮,管珏琪(2012).从学习工具的发展及应用看E-Learning的发展——基于Top100学习工具近五年的排名数据[J].中国电化教育,(5):135-139.

[5]Paul C. Reed. Radio as an Aid to Learning. 1941, 213(1):31-36.

[6]Sara G. Byers. Reading: Learning's Most Essential Tool. 1946, 54(5):279-283.

[7] Findley B. Edge. Book Review: How to Lead Discussions, Understanding How Groups Work, How to Teach Adults, How to Use Role Flaying and other Tools for Learning. 1956, 53(3):449-449.

[8] Ellman Matthew S,Schwartz Michael L. Online Learning Tools as Supplements for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Educa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ar development,2016,3.

附录一

疫情期间大学生学习工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学习工具使用情况,促进线上教学的完善与提高,特进行此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不会对外透露您的个人隐私,所得到的调查数据仅为本研究所用。请您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填写该调查问卷,感谢您对本研究的支持!

1.您的年级为 A.大一 B.大二C.大三D.大四

2.您的性别为 A.女B.男

3.您的专业为 A.文史类B.理工类C.医学D.艺术体育类

4.您在学校期间主要的学习方式为(可多选,并按照频率进行排序)

A.自己看书记笔记 B.老师的课程讲解 C.考试之前快速复习、囫囵吞枣

D.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自主学习 E.专注于课本知识、死记硬背

5.您在疫情期间主要的学习方式为(可多选,并按照频率进行排序)

A.自己看书记笔记 B.老师的课程讲解 C.考试之前快速复习、囫囵吞枣

D.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自主学习 E.专注于课本知识、死记硬背

6.课下浏览网络信息时,您更倾向于哪类信息(可多选,并按照喜好由高到低排序)

A.专业知识 B.娱乐新闻 C.体育赛事 D.时政热点 E.生活常识 F.其他___(请填写)

7.疫情期间您更倾向于哪种学习资源?

A.纸质化资源B.数字化资源

8.您选择该资源的原因是(多选)

A.内容丰富,可以自行选择

B.方便回读和记笔记

C.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便可学习

D.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权威性,更加可靠

E.知识更新速度快

F.更加专注,容易进行深度学习

G.形式多样,更生动形象

H.费用相对较低,减少费用支出

I迫于无奈,身边无其他资源

J.其他(请填写)

9.您对您倾向的学习资源满意度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E.非常不满意

10.您觉得疫情期间您用于学习的时间

A.减少了B.增加了C.和在校期间大致相同

11.您认为学习工具的选择对您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A.影响非常大B.影响较大C.一般D.影响较小E.基本没有影响

12.您认为疫情期间通过电子学习工具进行学习存在哪些不足?

A.内容纷繁复杂,质量良莠不齐

B.容易分散精力,学习效率低下

C.电子学习工具种类多,不知如何选择

D.独立思考能力下降,产生依赖问题

E.网络平台拥挤卡顿,影响学习效果

F.知识过于分散,缺少系统性的框架

G.其他(请填写)

13.您对学校的网络状况的满意度是?

A.十分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十分不满意

14.您觉得在校期间线上学习存在的障碍有?

A.网络信号差,影响学习进度

B.课程安排紧凑,课余时间较少

C.纸质资源丰富,可满足学习需要

D.缺少相应设备

E.其他____(请填写)

15.您对网络上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的做法通常是

A.分享或转发到各社交平台

B.进行部分摘抄

C.分类管理,方便日后查看

D.看过一遍后不再去管

16.您觉得如何更好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呢?

A.有关部门或平台加强信息把关,提高信息可信度

B.优化智能图书馆等相关平台

C.明白自身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获取资源

D.提高自身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E.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辅导

17.疫情期间手机安装的软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5f6afbd278b01_html_6536e98e00f3f360.gif

18.您觉得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利用学习工具呢?

5f6afbd278b01_html_29c7c9b494c05ae1.gif

1 www.C4LPT.co.uk是全球范围内学习工具软件统计分析网站,每年会评选100个最佳学习工具。

2 Paul C. Reed. Radio as an Aid to Learning. 1941, 213(1):31-36.

3 Sara G. Byers. Reading: Learning's Most Essential Tool. 1946, 54(5):279-283.

4 Findley B. Edge. Book Review: How to Lead Discussions, Understanding How Groups Work, How to Teach Adults, How to Use Role Flaying and other Tools for Learning. 1956, 53(3):449-449.

5 Ellman Matthew S,Schwartz Michael L. Online Learning Tools as Supplements for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 Educa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ar development,2016,3.

6 赵志明.重新定义教科书——数字教科书研究 [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 武姝婷.移动学习工具的含义和种类探讨[J].老区建设,2009(18):59-60.

8 郁晓华,雷云鹤,祝智庭,吴永和.变革理念下虚拟学具标准研制现状梳理与体系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2):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