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5
/ 3

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岳明

上海政法学院体育部 上海 201701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越发重视锻炼身体,强壮的体魄。体育场馆运营机相对滞后人群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是制约民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因此,对当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进行探讨是必要的,能够有效的促进体育场馆的发展,使体育场馆在更大范围上得到拓展。使体育场馆在满足民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体育场馆;运营;对策探究

1.中国体育场馆的现状研究

1.1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筹资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腾飞,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也在稳步增长。至年间财政拨款亿元,占投资总额的单位自筹资金亿元,占全部总额的社会捐赠资金亿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约亿元,其他经费投入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量的和。经营模式一般是体育场馆由所属单位内部一个部门负责经营管理。诸如学校有偿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就是由学校的体育部或者后勤部门负责运营。这种经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或经营内容比较单一的体育场馆。委托经营是年代中后期开始盛行的场馆经营方式。我国新建的五棵松篮球馆在残奥会结束后就由号称全球最大的体育娱乐集团美国公司独揽经营权。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受武汉开发区管委会国资办的委托,享有武汉体育中心的经营权,负责武汉体育中心的运营管理少事业单位自主经营型模式是我国大中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经营模式。体育场馆作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下属的一级事业单位实行全额财政拨款或差额拨款,在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场馆管理人员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少数体育场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达到收支平衡甚至稍有盈余,但是绝多数场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且体育场馆的大型设备更新和维修费用依旧主要由政府承担。在一年的年期间,全国体育事业经费在体育场馆补助费上共支出亿元,为政府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全球各个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可借鉴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越发灵活多样,目前出现了物业公司管理模式、酒店化管理模式等新型场馆运营方式,这将成为未来中国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

1.2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特点分析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以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场馆属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单位,由国家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对其实施全额拨款,体育场馆免费为群众服务,为重大活动和赛事训练服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改革后的体育场馆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采取“以体为主,种经营”的运作方式,从行政部门划开成为各省市体育局的下属一级事业单,政府主要以差额拨款为主,实行场地房屋费用、设备维修与更新费用以及人员经费等定项或定额补贴。为进一步盘活资产,部分体育场馆实行承包责任制或事业单位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其在形式上是体育行政部门的属事业单位,而实际上是市场中的一个企业。我国大部分体育场馆属于省市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自主经营型模式是我国大中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经营模式。本论文调查研究的座大型体育场馆中有座属于单位自主经营,仅有座体育场馆是委托经营。单位自主经营方式使员工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经营效益普遍不太理想。随着体育场馆从福利性向消费型,一从一家办向大家办,从事业型向经营型,从行政型向社会型过渡,目前许多新建场馆在一开始就以公司制形式出现取“科学管理,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科学管理方式。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其中之一。该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实体代理运营武汉体育中心的各类体育场馆。经年近一年的对外开放实践,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在公司性质上的清晰性等优势得以体现,在市场中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计划和市场并存的二元制,在场馆性质上呈现出多种性质同在的经营格局。

1.3中国大型体育场馆为竞技体育赛事服务

客观上讲,大型体育场馆兴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举办某个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需要。为了达到赛事要求的场地标准,国家或地方财政投入巨资在举办城市建设场馆,且相当数量的项目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平。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成就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的问世年前的北京亚运会以及明年即将举办的广州亚运会又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南沙体育馆等高科技体育场馆带入世人面前年轰轰烈烈的北京奥运会又给我们留下了像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这样举世闻名的奥运场馆遗产。这些投入巨额资金的大型体育场馆在未来必将也只能通过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活动和承办全国职业联赛来维持其健康发展。

1.4

中国大型体育场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大型体育场馆是呈现精彩体育赛事的竞技场,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聚集地,是传播休闲娱乐文化的大舞台。它代表着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如果场馆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识别和发挥,那么必将会使体育场馆得到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迅速发展, 一个大型体育馆的兴建必然会为场馆周边地产带来或多或少的价值增值,以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为例。在“鸟巢”和“水立方”的建设期内有效拉动了基础建设的投资,为建筑建材、电子通信、环保节能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带来机遇。房地产业更是呈现出高涨态势,北京房价也一直维持在高位,的上涨幅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少奥运场馆周边亚运村地带商品房价格也由年的左右平米上升到现在的万元平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完美谢幕,鸟巢和水立方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从年月日至年月底鸟巢和水立方接待游客己超过万名,加之奥运场馆已经成为各大旅行社规划北京游的必经一站,这也就大大促进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奥运会结束一年来,鸟巢和水立方在大型活动的开发运作方面也初见成效。鸟巢举办的成龙演唱会、“魅力中国”大型音乐会、意大利超级杯、图兰朵大型实景歌剧、赛车王中王争霸赛及欢乐冰雪季以及水立方推出的“梦幻水立方”大型水幕声光音乐会及其他商业活动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也刺激了他们对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康复保健业等体育本体产业及餐饮酒店、商品服务等其他行业的大量消费。刺激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至关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同时这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奥运场馆区也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商家进驻,推动了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升级。一个运营管理健康的体育场馆还可以间接地提高赞助商企业知名度,提升城市地区形象。

2.中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分析

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有无经济效益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取得经济效益的企业才有可能是“绩优企业”、“长寿企业”、“百年老字号”。而对于准公共用品的体育场馆业来说,运营管理效益更为重要。众所周知,大型体育场馆经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世界性难题。投资风险大、建设周期长、维护费用高、资金回报慢、后期管理复杂,经营不善很容易造成政府财政的负担。因此,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效益,迎接来自竞争市场的挑战势在必行。

2.1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分析

体育场馆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对场馆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得以实现。场馆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利润额和利润率、毛利额和毛利率、附加价值和附加价值率等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人事成本率、人事成本效益率、人事成本新增加价值率等人事成本效益分析指标,考核劳动消耗合理程度的百元收入和利润折旧率、百元收入和利润资金占用、百元能耗效益率、资金利润率等劳动消耗效益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硬性指标来进行分析评估目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在经营方面水平相对较低。据统计,到年底全国体育场馆的总量已达一百万个,但是以上的体育场地没有任何收入,即使部分体育场馆有经营收入,也十分有限,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占,万元一万元的只有,万元以上的仅占,总体来说体育场地经营入不敷出。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开发利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愈加重视其生存发展的前景,不断探索着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营管理方法。据调查我国综合性体育场馆按照收入和支出场馆设备的日常维护费、维修费、管理费和税收等比,有的场馆盈利,持平,亏损'而本论文重点研究的座大型体育场馆从经费自给率角度测量其收支情况也呈现出较为喜人的态势。

2.2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分析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具备消费竞争性的商品即为公共物品,若该公共物品同时还不具备排他性,则称之为纯公共物品,否则称其为非纯公共物品少而大型体育场馆在到达一定限度之前,多一个人观看比赛或健身锻炼不会影响其他人欣赏赛事或休闲娱乐,并且有时大型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可以无差别地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因此大型体育场馆的本质属性即为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物品的大型体育场馆其社会效益是指场馆的产品或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公众反映和社会评价体系上。虽然近年来大型体育场馆为了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不断地拓展业务范围,增加创收渠道,但是体育场馆的本质属性要求其必须为全民健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所研究的座体育场馆中有座大型体育场馆在不同程度的开展着公益性活动,年无锡体育中心举办公益活动场,占总活动比例的。绍兴体育中心体育馆年、内蒙古体育馆年、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数量也均超过场次。

3.提高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对策研究

现代社会,没有一个人能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体育场馆亦是如此。对大型体育场馆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从而因势利导地制定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利于自身发展的场馆运营策略。分析体育场馆内部环境或条件,可以掌握场馆的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状况,明确其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场馆合理利用资源,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有针对性的战略目标。外部环境是体育场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内部环境是体育场馆运营和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只有清晰了解场馆发展环境,才能找到正确的运营管理向,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地全面提升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对策和方法。

3.1提高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宏观外部对策研究

体育场馆外部因素是指存在于体育场馆周围的影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和。影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宏观外部因素是指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活动没有直接作用而又经常对场馆所有者和经营者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要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

3.2提高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宏观外部对策研究

体育场馆外部因素是指存在于体育场馆周围的影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和。影响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益的宏观外部因素是指对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活动没有直接作用而又经常对场馆所有者和经营者决策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要素,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地理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

4.建议

4.1政府放开管制

允许大型体育场馆进行商业化运作建立体育场馆公益基金作为中国体育场馆未来发展的专属基金成立大型体育场馆监督委员会,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运作进行监督。

4.2建立场馆战略联盟。

在同一城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场馆战略联盟不但可以在买卖双方谈判过程中占据有利局势,还可以资源共享,增强彼此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场馆整体运营效益。

4.3大力发展中国职业联赛,强力引入国际顶级赛事。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效益与体育赛事的繁荣与否紧密相连,只有发展高水平的国内职业联赛,提高职业俱乐部的经营和竞技水平,并不断引入国际顶级联赛,才是体育场馆成功运营的关键。大型体育场馆只有依靠体育赛事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国庆.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刘丽文.服务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