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研究

蔡欢欢

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上海 2011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20年1月,将70名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7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气道护理管理,将该组设定为研究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该组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28.57%,组间比较(x2=6.4368,p=0.011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更低,并具有对护理服务更高的满意度,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气道护理管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

胃痛是一种胃脘位置的疼痛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人工气道的辅助治疗时ICU重症监护室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呼吸状况,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明显的帮助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工气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易出现创面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康复,甚至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1]。为探究分析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本次研究纳入70名ICU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探析,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20年1月,将70名我院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7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气道护理管理,将该组设定为研究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该组设定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础性临床数据能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细如下。

年龄:观察组33-64岁,平均(47.86±5.28)岁,对照组35-65岁,平均(47.94±5.31)岁;

性别: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21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妥善固定好人工气道,对局部位置进行彻底消毒,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关注人工气道的通畅程度等;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人工气道的温化与湿化。重症ICU病房内患者自理能力较差,对于人工气道,应由护理人员提前做好温化与湿化工作,调节人工气道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同时护理人员可将患者头部适当抬高以预防反流的发生;②吸痰护理。ICU病房中重症患者均在呼吸问题的概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吸痰护理,帮助患者翻身及扣背,使患者呼吸道内痰液排出;③并发症护理。对于自身免疫力较为低下的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对病房内进行每日清洁消毒,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定期更换湿化水及呼吸机管路,同时做好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清洁工作;④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对于治疗的必要性与意义,倾听患者对于病情的看法及医护需求并在医护工作中尽量满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建立起治愈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指标[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28.57%,组间比较(x2=6.4368,p=0.0111)。见下表1:

表1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n

心率失常

导管堵塞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误入食管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5

1(2.86%)

0

0

1(2.86%)

2(5.71%)

对照组

35

3(8.57%)

2(5.71%)

2(5.71%)

3(8.57%)

10(28.57%)

x2

/

/

/

/

/

6.4368

p

/

/

/

/

/

0.0111

2.2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治疗依从性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更低,并具有对护理服务更高的满意度,组间比较(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d)

ICU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

研究组

35

8.01±1.06

14.29±0.68

43.63±5.79

对照组

35

13.12±1.30

20.74±1.13

39.28±4.33

x2

/

18.0228

29.9338

3.5594

p

/

0.0000

0.0000

0.0007

3讨论

建立人工气道对于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避免缺氧、改善病情,维持机体器官的血氧供应的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机体器官受到二次伤害,可以说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3]。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风险事件的概率也将提高,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本次研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温化/湿化护理、吸痰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气道的温湿度状态,预防反流及异物对气道的堵塞,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预防治疗过程中患者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5]

综上,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有助于降低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邵姗姗,李海军,苏万鋆.预见性护理对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耐受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8(11):1455-1456.

[2]魏婕.气道护理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3):4252-4254.

[3]樊秀芳.气道护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6):105-106.

[4]刘林萍.气道分级管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8):146-147.

[5]郭蕊.针对性气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