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有序而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有序而动

肖红清 肖红娜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关起门来搞应试的现象,教师的一言堂喧宾夺主,学生讨论的满堂彩华而不实,正成为阻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健康发展的大敌。我们应呼唤真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型的语文阅读教学,遵循语文阅读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由课内到课外既回归文本又用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有序地动起来,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效率。具体做法是:一、动口——强化诵读;二、动脑——质疑探究;三、动情——同化感悟;四、动心——升华迁移。

【关键词】阅读 有序而动 动口 动脑 动情 动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却成畸形发展的趋势。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一切。我认为,我们应呼唤真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动口——强化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目标有这样的阐述:“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应把“读”的训练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指出“‘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诵读’重在‘味’、重在‘玩’,‘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味,方有所益’。也就是说,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并达到‘整体感知’的方式让学生‘得他滋味’”。学生要实现“整体感知”必须从诵读开始,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生活环境中,这样才能读其味、悟其情、通其理。教师在阅读教学指导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变换“读”的方式,从而既提高诵读效率又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

  1. 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放声朗读。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

  2. 通过浏览筛选信息。浏览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法,一般是略观大意,它与精读相辅相成,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些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部分,从而快速扫描抓出相关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

二、动脑——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质疑问难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劲头足;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疑问,而是不愿或不会寻找,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提问,并依赖于别人的解答。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不断主动、积极地去思考。《语文新课标》在7—9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就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开展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除教科书和参考书提供教师个人和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外,还将产生师生互动的新知识,师生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师生互动的交流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探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并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解决疑难的过程。

三、动情——同化感悟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对话过程;②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阅读教学指导既要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又要注重师生和学生间的对话。而在阅读指导课中,老师往往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忽视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我通过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利用同化作用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四、动心——升华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最基本的方式,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才应是结果。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扩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阅读指导中,不能只着眼于教材文本,应让学生学会从教材中跳出来延伸到课外和社会实践中去。

1、自由阅读与专题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即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写,在知识的海洋中广泛地摄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头脑。专题阅读即教师配合课堂教学任务,拟定专题,划定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的范围内选资料、读文章,写读书笔记。

2、分散阅读与集中阅读相结合。分散阅读,就是学生在老师拟定的专题范围内带着问题自己阅读。集中阅读,可以是教师事先选出有借鉴价值的优秀范文,认真备课,课堂上为学生“点拨”,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可以让学生在采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每人选出一篇优秀文章,在班级或学习小组诵读交流,并对自己认为文章值得借鉴的地方加以评点,做到一人阅读,大家受益。

3、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指的是教师配合作文教学,有目的地组织阅读。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确定之后,教师有的放矢地拟定几个专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划定的范围内阅读,自主地学习和吸收。

综上所述,我们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摒弃传统教育的不利影响,既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优势将语文阅读教学课上得有声有色。初中语文阅读课既要改变死气沉沉唱独角戏的现状,又要改变叽叽喳喳满堂闹的形式主义,从而遵循学生阅读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当真正的学习主人,有序地能动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还我们的阅读教学一个轻松、愉悦、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畸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与理性的突围》 范洪波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