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于芳 时磊 刘彦 高桂霞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详细分析患者生产质量受到护理干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患者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躯体功能、物质功能评分,还是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相对于观察组(97.5%)较低,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引言:为了分析心脑血管内科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和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进行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从而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处于44-75岁,中位年龄为(56.73±5.26)岁,资料可用于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的观察,并根据实际应该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疾病情况。其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现象。再次,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和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嘱咐患者戒烟戒酒。最后,指导患者进行体育运动,以此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统计完成后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另外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进行评价,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数据,其中有可使用(x±s)表示的计量治疗,也有使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的计数治疗,将所有资料统一纳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完成双侧检验。

2 结果

2.1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物质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2.15±1.25)分、(42.11±1.58)分、(43.29±1.69)分、(44.03±1.07)分;对照组分别为(34.46±2.43)分、(31.58±1.37)分、(30.14±1.51)分、(31.49±3.17)分;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物质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观察组

40

42.15±1.25

42.11±1.58

43.29±1.69

44.03±1.07

对照组

40

34.46±2.43

31.58±1.37

30.14±1.51

31.49±3.17

t

2.379

4.189

4.976

4.87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30例、9例、1例,总满意例数39例,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后,对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20例、12例、8例,总满意例数32例,总满意度为(80.0%);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

40

30

9

1

39(97.5%)

对照组

40

20

12

8

32(80.0%)

X2

11.571

P值

<0.05

3 讨论

临床中心血管疾病较为常见,且具有较高的发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并且涉及的年龄范围较为广泛。精神状态、压力增加、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等都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另外家族病史、遗传、高血糖及饮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此类疾病发生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自信心的提高,同时在护理前进展开健康宣教,能够促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对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有所帮助[2]。本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所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兵.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46,148.

[2]谢志.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2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