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军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探析军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徐承霞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北京 100039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目前我国军工单位的生产效率和规模也在日益提升,但最显著的问题则是生产风险也随之提升。因此,对于军工单位而言,应该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落实到实际生产工作中,这样才能为员工的生命财产提供一份安全保障。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军工单位生产管理现状分析,提出了军工单位生产管理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才能达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最终实现军工单位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军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引言:对于任何企事业单位而言,都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在提升防灾救灾能力的基础上,避免各种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军工单位而言,更应该利用新标准和要求去规范生产活动,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新形势下军工单位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军工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如今,在军工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军工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存在安全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很多军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查改、重点工作推进等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存在安全责任不清、没人管、多头管、都不管等问题。安全生产责任不是单独运行的体系,需要各体系协同发展,部分军工单位只注重逐级传递责任,从而忽视其他支撑体系的有效融合。

其二,存在安全观念落后的问题。很多军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经验管理、事后管理为主,通过严管重罚“堵”违章的现象。由于缺乏事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人员成为“消防员”,疲于应付。广大员工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还未做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其三,存在现代化投入不足的问题。很多军工单位传统的手工作业较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数字化、信息化应用不足,尤其是智能制造方面差距较大,存在研发试验能力、生产线工艺水平、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等总体水平处于较低的突出问题。科技是引领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兴安”是实现生产安全的关键路径,要让安全产业的科技创新供给成为科技兴安的主要来源。

  1. 军工单位生产管理有效方式和途径

2.1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中

安全文化指的是单位在长期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于军工单位而言,应该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贯彻到单位的经营活动当中,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这才是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在实践当中,应该建立并完善生产组织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通过强制性的制度管理去要求员工服从,这样不仅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还会导致安全制度过于形式化,也是导致其难以执行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2]。因此,安全文化需要促使员工认同单位的使命和精神,自觉的去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最终达到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便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的避免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而不是被动的等到事故发生后,造成经济损失后,再去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工作。为了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不断密切注意各种安全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进行预估,明确危险的等级,从而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达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促使每位员工意识到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且主动的投入到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去,共同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去奋斗和努力。

2.2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应该强化安全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去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按照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去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目的明确,流程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促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从全方位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根据规章制度去开展工作,只有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作为军工单位的安全监管人员,应该要发挥出务实担当的实干精神,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将《安全生产法》贯彻到位,严把安全关口[3]。进一步明确相关岗位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从而落实单位的各项主体责任。最后,对于一线生产工人而言,无论做任何工作和事情,都应该严于律己,保持头脑清醒,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当中去,增强自身安全思想觉悟,彻底消除侥幸心理,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最为关键的一点,管理人员是军工单位发展的主要动力,其管理水平对单位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在单位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通过定期对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使其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4]

结束语:总而言之,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提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任何事业单位或企业而言,都应该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如果在生产活动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工人出现意外,对于军工单位而言,则是重大的损失。因此,军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好预防型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化标准,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升安全管理力度,不断排查安全隐患等,全方位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确保军工单位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元军,陈彬.军工机械加工企业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9,38(32):20-21.

[2]吴伟.军工科研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问题探讨[J].航天工业管理,2017(12):26-29.

[3]朱继龙.以创新管理促进军工安全文化建设[J].国防科技工业,2007(01):38-39.

[4]朱继龙.创新管理建设军工特色安全文化[J].中国军转民,2006(1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