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梁曦

天津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00201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保持低速增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也从不良资产管理逐步转向股权投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助推升级。然而随着投资规模、投资范围的扩大,投资的风险也逐步增加。本文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出发,浅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股权投资;风险管理

1.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

1.1 决策阶段

(1)决策依据不明确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有行政性任务投资和市场化项目。尤其在行政性任务项目上,还存在决策依据不明、决策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对于政府要求的任务,由于问责机制不够健全,决策流程未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尽管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项目有投资决策委员会把关审核,但是投资项目前期评估立项、尽职调查等工作还是由投资事业部来执行,还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评估指标过于笼统、主观。

(2)决策程序后置

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项目评审资料卷宗看,从资料编制、上报到决策完成的时间周期为2-10天不等,受交办任务时间紧迫性影响,存在先决策后补审批程序的现象,如对某担保公司增资扩股项目,其《项目评审审批表》签批日期晚于议案通过日7天。决策程序后置的现象表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于一些项目忽略了决策程序的重要性,决策程序形式化,缺乏严格的项目审批,存在投资项目失败的风险。

1.2 实施与管理阶段

(1)程序流程化,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投资企业会委派董事、监事、高管进行股权投资管理,委派人员因为只关注经营动态,其数据来自财务报表等,对公司的了解只来自于文档、报告,这些报告本身就经过一定的处理,可能对投资企业实际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如流程设置、内部控制、人才管理等,导致公司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流于形式。另外,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的决定,委派人员实际并无决定权,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冗长的决策程序可能导致决策滞后,而且决策是群体决策,如果决策失误,并没有具体的追责机制,出现对投资企业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

(2)追加投资方案的审核机制不健全

投资项目出现资金缺口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其最佳投资时尽管设置了有追加投资的审核机制,但体现在流程上。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追加投资的审核流程是报研究发展部初审后,报党委会先议、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董事会审批。这种审核机制没有考虑追加资金金额大小,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大小。

1.3 监控评价阶段

(1)评价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投后评价机制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并且能加强投资的合规性,避免法律风险。国有资产管理 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在进行一部分投资时,带有政治性任务,对于具体的投资目标(效益指标、影响力等)并不清晰,这就导致等一些投资项目在投后评价体系不完善,投资运营事业部负责总结评价,其中的评估项目有关财务效益、进展情况、持续性评估、影响性评估、经验总结等,但这些评估总体上还不够全面,评估缺乏具体指标,没有对比性。

(2)内部审计监督不完备

投资活动离不开内部监督,通常内部审计履行内部监督的职能。经调查,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审计的是中台的监事会办公室,该监事会办公司同时也负责审计工作,该部门的岗位职责是监督被投资企业高层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公司内部的审计工作,对投资企业的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涉及较少,因此,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缺乏对投资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经营管理,合规合法性的监督。

1.4 处置阶段

(1)处置方案有待验证,选择退出时机滞后

首先,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处置流程相对单一,单靠投资运营部出具的处置方案而没有更多的审核和论证导致其可靠性不高;其次,投资运营事业部不是所投资企业行业内人员,没有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其对投资企业的市场了解来自于资料的查找和分析总结,而这些信息往往是滞后的,不能及时对市场情况做出反应,导致退出收益减少,风险增加。

(2)没有及时的止损方案

尽管投资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有对退出条件和方式进行设定,但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投资项目实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部门人员对于及时止损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缺少止损方案设计的规划,导致投资损失进一步扩大。

2.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决策阶段

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参与决策的部门有总经理办公室、风险与审计管理委员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董事会,由于涉及部门较多,应加强各部门协调,建立跨部门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并确立某一部门为协调主体,建立投资项目负责人制度,组织协调各部门进行沟通合作,强调投资管理流程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履行程序,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书面形式记录项目审批决策、各部门意见,做好完整的会议纪要、表决记录,存档保存,严格避免集体决策推卸个人责任的情况发生。

2.2 实施与管理阶段

完善投后管理流程及考核机制。对于投后管理,除了投资运营事业部对相关事项进行报告之外,监察办公室应配合项目负责人,对投资企业进行不定时审计,审计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审批表决程序,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等。除了委派的高管,项目负责人应该时刻对投资企业保持关注,对一些风险的发生进行预判,及时上报给投资运营事业部,投资运营事业部根据情况向上级报备对于委派人员的考核,可以明确考核方向,根据具体指标或事项编制考核表,该考核表可以量化其工作情况,用分数的形式对其工作进行衡量,这不仅可以对个人进行纵向比较,做到赏罚分明,还可以比较不同人员的成绩,对委派人员进行择优任用。

2.3 监控评价阶段

首先,应完善评价报告相关指标和内容,形成一套相对规范的、可以参考的标准。对于不同的投资目标,和被投资企业的持股份额,评价报告应有所侧重。其次,成立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后评价工作的执行情况;同时下设项目组,该项目组由研究发展部、计划财务部、风险合规部、投资运营事业部、监察事业部和被投资企业人员组成,专门负责后评价工作的协调和实施。最后,将后评价制度化,可以组织编写《后评价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的后评价体系。

2.4 处置阶段

当风险发生时,应及时形成中止、提前终止或退出方案,按项目审批决策程序逐级报至项目最后审批机构批准。方案应包括这些内容:中止、提前终止或退出的理由,投资损益情况,投资或资产的处置意见和财务处理方案及相关评价。项目中止的,投资运营相关部门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方案中明确投资调整计划及项目后续实施计划。

要选择合理的退出时机,就要做到先发制人,对风险提前评估预测,在风险来临时,及时甚至提前退出,减少损失。对退出投资的风险管理,第一,需要加强信息管理建设,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有实时动态的掌控,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被投资企业的退出风险进行评估;第二,对被投资企业风险综合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对评估的指标设置权重,并按其风险等级进行赋值,用两者的乘积确定该指标得分,最终所有指标的得分总和即该企业的风险。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经济环境为股权投资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业务也快速增长,由于目前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但目前对该类业务的风险管理还不完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寒菊. 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管理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140(14):47-47.

[2]张磊. 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优化策略[J]. 管理观察, 2019(36):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