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措施分析

李慧敏

湖北省襄阳市传染病医院 湖北 襄阳 441003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预防措施,探讨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8年10月218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109例开展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其余109例划分到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比例为4.59%,低于对照组(12.84%),且观察组留置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留置针风险,延长留置针时间,提高患者就诊舒适性。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抽取21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109)男61例,女48例,年龄20~70岁,平均(56.96±3.57)岁。对照组(n=109)男60例,女49例,年龄20~68岁,平均(56.58±3.63)岁。纳入标准:(1)治疗依从性较高者;(2)肝肾、心肺功能无严重损伤者;(3)自愿参与研究者;(4)无沟通障碍者;(5)未中断本院治疗者。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审查,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器质性病变等严重疾病者;(3)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及不满足操作指征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本研究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执行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皮肤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及时查找潜在风险因素。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进行预防,具体方法如下:①静脉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良好正确的体位,讲解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告知正确活动要点,提示患者留置针位置不要沾水。发现回血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按时为患者更换敷贴,防止穿刺位置感染,减少静脉炎症。加强巡视力度,密切关注患者留置针情况,对局部皮肤做出准确评价,避免感染风险。②皮下血肿:对穿刺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以“稳准轻”为主要操作原则,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有效预防皮下血肿。对患者静脉血管进行评估,若存在皮下风险,则更换操作位置。一旦形成血肿,则及时停止穿刺及输液治疗,冷敷相应位置。③液体渗漏:液体渗漏后,患者局部皮肤往往会出现胀痛或阵痛,严重时直接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为减少此种风险,护理人员以预见性护理为基础,为患者穿刺处位置提供精心护理,做好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止输液。若已经发生液体渗漏时,则及时将留置针拔出,消毒穿刺部位,适当协助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自行吸收。④其他并发症护理:静脉血栓也是比较高发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要求护理人员正确选择留置针位置,减少神经、关节损伤,尽量选择弹性较高的血管,避免“同位多刺”。做好健康教育,对多种并发症进行讲解,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护患纠纷。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静脉留置并发症、留置针留置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VAS疼痛评分,其中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数越高越好,VAS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利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分析及比较

x2检验结果证实,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59%VS12.84%)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2.2其他指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留置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程度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静脉炎和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措施

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有:血管状况差、免疫抵抗力低、穿刺时血管膜损伤、反复穿刺、针头类型不当等,一般穿刺部位的静脉方向为索状,周围皮肤又热又肿。触摸时,患者的镜面变得薄而硬,有些患者会害怕感冒发烧。可见上下血管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应轻拿针头,无菌操作,以免损伤血管膜。同时,在注射刺激性药物前,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另外,建议在不影响药物输注的情况下,用最少的留置针穿刺血管。

3.2局部皮肤损伤、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局部皮肤损伤和感染通常是由多次穿刺、涂抹和揭盖以及局部消毒不足引起的。对病人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清洗消毒双手,戴口罩。穿刺部位每天用碘伏消毒,每天定期更换无菌膜,减少病人滞留时间。

3.3液体外渗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药物外渗是指医务人员对血管的选择不当,针刺角度小,固定不稳,患者频繁激动,套管与血管接触面积过大,可能引起局部不适和局部皮肤坏死。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是否正确,病人局部皮肤是否红肿,固定是否牢固等,对于经常激动的病人,必要时可适当约束四肢,注意局部血液循环。此外,还要加强日常工作中基本功的锻炼。

3.4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皮下血肿多是由于操作人员穿刺技术差,动作过快,动作不稳定所致。留置针往往容易刺穿患者血管壁,导致血液流出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正确地掌握穿刺技术,在穿刺过程中应快速、准确、稳定。根据不同血管情况,掌握穿刺角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

3.5套管堵塞原因及护理措施

套管堵塞的原因非常复杂。一般来说,与插管清洗不干净、液体种类不同、注射速度不当、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输液速度慢、插管密封不合理有关。因此,静脉输注营养液后应仔细清洗套管。第二次静脉滴注时,应调整输液泵的速度,使之慢于上一次。如果仍有问题,请立即拔出管子。同时根据患者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类型(成人常见的留置针类型为18-24g静脉留置针)。用注射器抽出4ml密封液,连续灌注,先抽回无凝块,再注射,用拇指和终端拔出针头,封管。

结论

总之,静脉留置针存在静脉炎、血栓形成、局部皮肤损伤和感染、液体外渗、皮下血肿、套管堵塞等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责任心,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真正了解护理人员的用意,从而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郭晓梅.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8(26):235-236.

[2]李丽萍,左艳.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J].医药前沿,2019,6(11):238-239.

[3]晋晓格.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3(43):8581.

[4]雷静亚.48例消化内分泌病人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29):5655.

[5]高晓玲.护理干预在预防心血管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1(1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