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 SAS评分、 SDS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3

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 SAS评分、 SDS评分影响分析

安艳春

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首发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对SAS评分、SDS评分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首发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且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首发高血压;心理健康 护理效果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hyperten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hypertension.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study group (40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pressur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P<0.05);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hyperten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good nursing effect,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Primary hypertension;Effect of mental health care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动脉压升高所致,极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对其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首发高血压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往往会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1]。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特随机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8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确定为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组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为(39.5±9.6)岁;受教育时间10-15年,平均时间为(12.5±2.2)年。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32-49岁,平均年龄为(40.5±8.6)岁;受教育时间9-15年,平均时间为(12.2±2.7)年。两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

1.2方法

入院后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健康教育:护士要主动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影响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等,详细且耐心的回答患者疑问,增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综合其受教育程度、文化特征、情绪变化等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中的负性情绪。行为干预:告知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以及作息时间,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例如跳广场舞、静走、散步、打太极、打乒乓球等,运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切实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其次要戒烟戒酒,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增减衣物,避免感冒而引发血压波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血压情况

包括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

1.3.2 心理健康状况

用SDS评分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抑郁症状评定,50分以上表明存在抑郁症状,分值越高,预示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用SAS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评定,分值越高,预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情况比较 [(`x±s),mmHg]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40)

106.23±8.11

92.63±6.26

168.26±12.54

125.25±9.27

对照组(40)

105.22±7.63

80.33±5.13

167.66±12.06

134.25±11.06

P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40)

57.57±6.18

31.24±4.11

58.16±5.66

41.09±3.16

对照组(40)

58.06±5.23

39.96±5.33

58.24±5.52

50.86±5.35

P

>0.05

<0.05

>0.05

<0.05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的发生率有了明显增加的迹象,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的临床特征是意识混乱、呕吐以及头痛等,血压如果控制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极易出现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导致脏器衰竭或者偏瘫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对于首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良情绪严重,不利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故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血压有着较大的影响[2]

心理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整个护理服务均围绕患者展开,将患者作为主体和中心,更加重视其心理健康,多方法、多途径的进行心理疏导,明显提高了心理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可能的减轻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效避免了血压大幅度波动,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3]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评分与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针对首发高血压患者护理,采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心理情绪,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敏.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价值体会[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1):128-129.

[2]代庆荣.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7-8.

[3]林燕.综合护理干预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11):124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