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运用在肺结核咳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垂体后叶素运用在肺结核咳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赵晔 孟庆丽 赵南 滕建华 张丹丹

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 150010

摘要:目的 探析垂体后叶素运用在肺结核咳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某医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咳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咳血患者中运用垂体后叶素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咳血 效果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肺结核患者在患病的阶段,会陆续出现咳血现象,这一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结核病症的炎性反应生成,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程度上升,咳血症状生成。另外,病变损伤的小血管则主要为痰血症状,如果空洞壁处的动脉瘤破损就会导致大咳血的产生,出血的现象可以从肺动脉或者支气管动脉进行。因此在对肺结核咳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常规治疗外,可以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本文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某医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咳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某医院接收的86例肺结核咳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3例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在40-75岁;实验组43例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区间在4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所有入选患者经X线、痰涂片以及结核杆菌的培养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且出现咳血的症状。排除标准:肺部恶性肿瘤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对本次药物过敏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选取常规药物和流程方式展开治疗,向患者予以利福平、毗嗦酞胺、链霉素等抗结核的常规型药剂,并按照个体病况实施增强免疫和止血处理方面的专项治疗,并叮嘱患者卧床静养、维持呼吸通畅,同时实施供氧治疗。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垂体后叶素的治疗:垂体后叶素,第一次给予患者5.5U+0.85%的氯化钠注射液35ml静脉滴注,之后将11.5U垂体后叶素与350ml浓度为0.85%的氯化钠结合,静脉滴注,将滴注速度控制在15-20滴/min,维持治疗时间1d,至患者的咳血症状停止72小时后,垂体后叶素的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5U,如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则需要酌情减量或者停药。两组治疗时间为2周[1]

1.3 观察项目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咳血停止或者出血量减少,咳血量每日10mL以下,痰液中没有发现新鲜的血液,有少量陈旧性的血液,1周内病情没有发作;有效:治疗3天后,咳血时间的间隔延长,咳血量明显的减少,每日咳血量10-100mL之间,用药治疗1周之后咳血停止,10天之内没有复发;无效:治疗3天后咳血量没有明显的减少,日咳血量在100mL以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的咳血量以及止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均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5f83e9c0ea97d_html_7dbd0bf633f9860d.gif ”表示,使用t进行校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使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4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3

19(44.19%)

15(34.88%)

9(20.93%)

79.07%

实验组

43

23(53.49%)

16(37.20%)

4(9.30%)

90.69%

2.2分析两组的咳血量及止血时间

实验组患者43例患者的咳血量及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43例患者咳血量及止血时间,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华患者咳血量及止血时间

组别

例数

咳血量

止血时间

对照组

43

468.36±26.53

2.36±0.21

研究组

43

275.33±24.36

5.62±0.42

T值

-

26.36

1.15

P值

-

<0.05

<0.05

3讨论

肺结核属于呼吸内科的多发病症,身为一种慢性传染病症,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所引起,会对人体的多个脏器进行危害,其中重要的传染源即为排菌者。当感染M.tuberculosis后,不一定会立即发病,但是人体免疫力及抵抗性能将会大幅度减弱,且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上升,就会导致临床病症的产生,但是,只要及时对肺结核病症确诊,在早期予以有效治疗,即可得到有效的救治[2]。肺结核患者肺部体征根据病情的发展程度以及病变范围,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早期病症的发展过程中,小范围的结合不会轻易对阳性体征进行勘查,如果病变范围过大则叩诊时会出现浊音,而晚期病症患者结核形成纤维化[3]

垂体后叶素,也可以称之为加压素,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止血药物,可以对患者的vagus nerve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降低患者心率程度,控制患者的出血量,并且垂体后叶素也可以作为血管收缩剂,对患者的肺部capillary和small artery 进行收缩,最终达到降低患者肺部血流量以及静脉压的效果。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血小板凝集,以此达到止血的目的,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垂体后叶素应用于肺结核咳血病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治疗意义积极,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高雄,杨高艳.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肺结核大咳血的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3):434-435.

[2]陈亮.垂体后叶素用于肺结核咳血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6):30-32.

[3]李德杰,李圣叶.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咳血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