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中间接损伤致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 2

军事训练中间接损伤致急性硬膜下血肿 3例

何绍伟 黄志伟 金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神经外科 430000

1 病例资料

病例1:邓xx,男,20岁,特种作战旅战士,2019年4月12日进行“前倒”科目训练后出现头痛、呕吐症状,未有意识障碍出现,伤后约五小时来我院,门诊行颅脑CT检查,结果示:左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出血伴颅内高压,脑中线右移约9mm。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复四肢查体无特殊,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急诊全麻下行“左侧额、颞部钻孔引流术”,术中见硬膜下暗红色凝血块自钻孔处流出(量约20ml),无菌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血肿腔,直至冲洗液清亮,于额部及颞部放置硬膜下引流管。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术后第二天复查颅脑CT:左额颞顶部硬膜下出血大部清除,脑中线轻度右移约5mm。引流管引流三天,引流出清亮脑脊液,予以拔除引流管。术后第七天出现癫痫大发作一次,持续约2分钟,复查颅脑CT: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进一步吸收,局部颅板下微量积气积液,脑中线轻度右移约3mm。予以口服丙戊酸钠片 0.2g 2次/日,并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8ml 静滴 1次/日,连续使用20天, 住院期间未再出现癫痫。4月30日复查颅脑CT示: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基本吸收,局部颅板下微量积气已吸收。2019年5月5日开始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三十次,6月28日康复出院。

病例2:刘xx,男,20岁,特种作战旅战士,2019年5月7日进行“后倒”科目训练后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并有抽搐、口吐白沫症状,持续约15分钟后意识恢复,清醒后感头痛、头昏,未有再昏迷及呕吐、抽搐出现,急送至部队所在地医院救治,查颅脑CT示:左颞枕部硬膜下出血,左侧小脑幕区出血。于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予以护脑、消水肿、对症药物治疗两日,仍有头痛症状,于2019年5月9日转入我科,入科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球各向运动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腹四肢查体无特殊,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2019年5月10日复查颅脑CT示:1、左侧颞枕部硬膜下血肿;2、双侧恶业硬膜下少量积液。继续予以消水肿、护脑、对症药物治疗。入院后患者逐步出现左眼外展运动障碍,并有复视症状,查颅脑CT示:1、左侧颞枕部硬膜下出血吸收期改变;2、双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较前明显增多。患者左眼外展障碍经眼科会诊,诊断为“展神经麻痹”,予以眼球旁注射复方樟柳碱。2019年5月23日再次复查颅脑CT示:1、左侧颞枕部硬膜下出血已基本吸收;2、左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基本吸收;3、右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较前有所增多。5月24日开始行高压氧舱治疗。行高压氧治疗40次。患者左眼球外展障碍逐步恢复正常,2019年7月8日复查颅脑CT: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19年7月22日康复出院。

病例3:杨x,男21岁,特种作战旅战士,2019年5月21日进行“前倒”科目训练后,出现头痛、呕吐症状,未有昏迷、抽搐出现,急送至我院,查颅脑CT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脑中线左移约5mm。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入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头颅五官无畸形,双眼球各向运动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光反射灵敏,颈软,心肺复查体无特殊,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可,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给予小剂量脱水、护脑、补液及对症支持药物治疗。2019年5月22日复查颅脑CT:1、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较前有所吸收,颅内高压较前有所好转;2、大脑镰硬膜下少量出血。继续药物治疗,2019年5月30日复查颅脑CT:1、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进一步吸收;2、颅内高压减轻。患者于2019年6月6日开始行高压氧舱治疗,2019年6月11日复查颅脑CT: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已吸收。患者行高压氧舱治疗10次,于2019年6月21日康复出院。

2 讨论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SDH)一般都为暴力使脑组织与固定的硬脑膜形成移位,将皮质与硬脑膜静脉窦间的桥静脉撕断引起出血,也可由于脑组织挫伤后皮质血管出血流入硬脑膜下腔所致,血肿形成在1~3天内。1】头部受直接暴力损伤导致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较为常见,间接暴力引起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亦有报道,但间接暴力损伤导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却鲜有报道。

本文中病例3名患者所进行的“倒功”军事训练,是特种兵训练的常规科目,分为面向前直接扑倒及弹跳后后仰倒地两种姿态,两种姿态倒地均要求倒地后由上肢或肩背部接触地面,头部不能着地。文中两例患者为“前倒”致伤,一例为“后倒”致伤,经反复询问病史,确认三例患者均无头部直接着地受伤情况。

分析间接损伤导致急性硬膜下出血的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在跌倒过程中的突然减速使大脑在颅腔内出现移位,从而损伤了桥静脉。而Mark S.Greenberg亦认为大脑加速--减速暴力运动时脑表面血管或桥静脉撕裂2】是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于多见于老年患者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本文中受伤者为年轻战士,在高强度训练中,心率快,血流速度快,且脑组织饱满,颅内的空隙较小,一旦出现脑表面血管或桥静脉的损伤则出现较快速度的出血,在短时间内即可形成硬膜下血肿,因而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

另外,本文中3例患者,“前倒”后受伤的两名患者身高均超过178cm。根据物体运动规律可将“前倒”运动中的头部运动视为以足为圆心的弧形运动,身高即为弧形运动的半径,当角速度恒定时,半径越大,其瞬时矢量速度(V=ω×r)就越大,因此身高较高的战士头部矢量速度就要比普通身高的战士要快,受到的减速损伤也就比较严重。这也可能是导致本文中两名战士出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之一。

5f83f4fd7e940_html_af0ca2b5de718e04.png

图表 1

综上所述,在军事训练中,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训练伤的发生。训练中发生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甚至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送医,以免耽误救治时机,影响预后。

参考文献:

【1】赵继宗.神经外科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350

【2】 Mark S.Greenberg.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1版 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