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PBL 教学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曹维娜 阎欣通讯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究PBL教学方法在精神康复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级和2018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中分别选出50名学生,组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即2019级的学生为试验组,2018级的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教学方法为PBL,对照组的教学方法为传统教学。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共同参加笔试及技能考试,并将两组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落后于试验组(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康复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在神经康复教学中的效果更加具有优势。

关键词:教学方法;神经病学;应用效果;数据收集

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在1969年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PBL的教学特点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该教学方法提倡启蒙式教学[1]。神经康复学是神经康复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专业性强、理论基础需要与实践密切结合是神经康复学的重点与难点[2]。本研究将课程与专业特点相结合,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对神经康复学的最佳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中选择出50名同学组成试验组,该组的采用PML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从2018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中选择出50名学生组成对照组,该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学生均以神经康复学中“面神经炎康复”的教学内容为例,对面神经炎的概述、评定、治疗健康教育等内容进行探讨。为了保证试验的严谨性,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大纲、时长并不存在任何差异。

以教师为主体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对教学大纲上的内容进行相应完善,授课教师在概括本次授课内容后,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以同学为中心是PBL这一教学方法的特点。课前老师会将有关教学内容的经典病例下发到学生手中,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课堂上,各个小组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授课教师在此期间要拓展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课后,授课教师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同学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并适当提出更加具有前沿性的问题,使同学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思考。

1.3教学评价

  1. 理论考试:按照考试需求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题,试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即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试题总分为100分,试题所考察的内容较为详细,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2)实践考核:依据医学大纲的考核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学生随机抽取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满分为100分。(3)问卷调查:对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情况等内容进行问卷式调查,将调查内容平均分为5部分,各部分均为20分,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8.0软件,对统计学问题进行相应处理。通过`X±S的方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通过t检验对组间内容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将两组同学在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各项成绩均落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试验组、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x±s,分)

组别

n

理论考试成绩

技能操作成绩

试验组

50

88.72±6.40

86.03±8.25

对照组

50

80.53±8.65

78.63±7.56

2.2对两组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对两组成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试验组同学的学习兴趣、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试验组、对照组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比较(`x±s,分)

分组

n

学习兴趣

基础知识

掌握程度

抽象问题

理解能力

理论联系

实际能力

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程度

试验组

50

18.94±1.01

18.25±1.51

16.64±1.39

17.50±0.75

15.65±0.48

对照组

50

14.33±2.02

15.25±1.16

13.65±1.16

14.70±1.10

13.61±0.45

  1. 讨论

神经康复学这一学科的实践性较强,所学内容较为抽象,理论知识较为深奥,并与神经解剖学、骨骼肌肉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易掌握[3]。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PML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学特点,通过采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探索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PBL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使理论知识可以更好的与实践活动相结合[5]

综上所述,PBL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但由于PBL教学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课程与实施方案,从而将PBL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丽,高庆春.PBL教学模式在我国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4):17-20.

[2]曹惠敏,孙世平.浅谈PBL、CBL及两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1):192-193.

[3]李毓新,胡敏.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186-187.

[4]龙晓弘.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本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蛇志,2019,31(02):299-300.

[5]贾功伟,王三荣,吴丹冬,虞乐华.PBL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0):1588-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