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关于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李靓

上海商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该院外科收治的多例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 ROM 评分。结果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 ROM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98837

一、引言

若患者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则其肘部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肘关节的活动度极低,患者几乎不能生活自理,严重影响其身心 健康及正常生活。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虽然十分重要,但其众 多的创伤性病因和非创伤性病因,对该疾病的预防能减轻患者病 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虽有较多的研究探讨治疗 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但尚未明确表述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病因。现分析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致病原因。

二、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3月至 2016 年 11 月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

受治疗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218 例,男 133 例,女 85 例;年龄

18-67 岁,平均年龄(37.9±3.5)岁;病程 19-4.1 个月,中位病程

2.7 个月。

纳入标准:

(1)具有典型的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与体征,经影像学标准检查并确诊。

(2)排除患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3)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方法

(1)将顺序血液循环治疗仪压力调整为 40-60kPa,每日对患者进行 30min 的治疗,每日使患者肘关节障碍部位被蜡饼包裹

40min。

(2)依据每例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度进行适度屈曲及伸直运动,当患者均不能完成2种运动时,只进行屈曲运动,每日运动20-40min,根据患者承受能力合理选用牵引质量,使其牵引时感到酸胀却无明显疼痛为最佳。

(3)每日使用哑铃、墙拉力器、皮筋及沙袋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 1-2 次,根据患者承受能力合理选用运动强度,使其训练结束后感到酸胀却无明显疼痛为最佳。

(4)根据病情采用Ⅰ~Ⅳ不同级别的关节松动术每日进行5-10min 治疗,治疗过程中及时询问患者感觉并时刻关注其面部表情,及时调整松动关节的强度。每次治疗结束后需对患者治疗部位进行 10-15min 的冰敷。若患者治疗后有较重的痛感则需进行 10-15min/h 的冰敷,关节松动术治疗改为2d1次甚至3d1 次。疗程为 1-6 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价其疗效。采用 MEPI 对患者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90 分评为优,75~<90 分评为良,

60~<75 分评为可,<60 分评为差。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MEPI 等级、创伤性病因与非创伤性病因、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病因发生异位骨化的概率,以及影响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使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 应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 治疗前后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 MEPI 等级结果比较

患者治疗前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低于治疗后,治疗前 MEPI 优良明显低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患者创伤性病因与非创伤性病因结果比较

肘关节功能发生障碍的创伤性病因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病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3,P=0.012;P<0.05)。

  • 患者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病因发生异位骨化结果比较

创伤性病因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异位骨化与非创伤性病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4,P=0.093;P

>0.05)。

  • 影响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因素

制动时间大于3周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明显大于制动时间 小于3周的患者,有烧伤或颅脑外伤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明显大 于无烧伤或颅脑外伤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

肘关节由上尺桡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组成,并且包 含不同性质的车轴关节和屈伸关节,属于人体的复合关节,对腕 关节、前臂、肩关节起到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与其他关节相比, 更容易产生肌腱、肌肉、关节囊的挛缩和僵硬[2-3]。肘关节骨 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大多采取内外固定的方式长时间制 动,不仅会导致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不畅,还会使周围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挛缩,从而引发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 成影响[4]。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 预后,临床治疗效果及肘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关节松动和牵引 可更好的牵伸患者关节皮下组织、肌肉和韧带,从而进一步校正 关节畸形和挛缩的关节囊,促进滑液在关节腔内的扩散和渗透,在松解关节黏连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5]。妇科洗熏蒸有利于促进肘关节营养和改善血液循环,使血液渗出物、组织淋巴 液尽快吸收,可起到减轻组织水肿、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的 作用。静力性肌肉训练可促进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患 者肢体运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冰敷可有效收缩患者毛细血管,不仅能够缓解患肢疼痛,还能够减少由于康复训练所导致的关节 肿胀。在康复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动态变 化,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仅为(38.27±19.15)°,其灵活度极低,肘关节肿胀、疼痛, 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了解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病因,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治疗,并对肘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减少患者病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探讨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低于治疗后,MEPI 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明显恢复,与患者肘部的血液循环,以及对患者肘部关节和肌肉进行锻炼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肘关节功能发生障碍的创伤性病因的患 者 [198(90.83%)] 要 明 显 高 于 非 创 伤 性 病 因 患 者 [ 2 0

(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上臂骨远端发生骨折造成的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概率高达76(34.86%),肘关节发生骨折脱位、尺骨鹰嘴发生骨折次之,说明治疗这几种病因时要尤为注意预防肘关节障碍的发生。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临床 疗效,肘关节功能障碍的致病原因分为创伤性因素及非创伤性因 素,创伤性病因中上臂骨远端发生骨折、肘关节发生骨折脱位、 尺骨鹰嘴发生骨折的患者最多,非创伤性病因中滑膜炎患者最多, 但烧伤及颅脑患者患病率为 100.00%。

参考文献:

[1]李树灏,张堃,宋哲,等.预防肘关节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