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余忆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 , 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 研究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68例,按照单双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应用产妇产房常规护理于对照组,应用产妇产房常规护理及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于实验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 实验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96.4%)高于对照组(79.8%),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3.6%)低于对照组(14.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产房;安全管理模式;产妇;分娩结果

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中作为陪伴者,在陪伴的过程中,需了解产妇所遇到的问题,为产妇寻找适宜的产妇分娩模式,解决产妇所遇到的问题。产房因产妇病情变化快,急诊、夜诊较多,导致医疗护理纠纷高发,因此就如何加强产房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本次实验将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到产房中,分析其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68例,按照单双数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实验组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6±2.1)岁;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1±0.7)周。对照组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4±1.9)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0.6)周。以上一般资料(年龄及孕周等)进行组间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对照研究。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单胎妊娠;(2)头位;(3)产道可进行阴道分娩;(4)意识正常;(5)同意加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

排除标准:(1)阴道分娩禁忌症者;(2)头盆不称者;(3)有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者;(4)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5)拒绝加入实验者。

1.3方法

对照组应用产房常规护理,包括保持产房干净、整洁、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对产妇进行产前评估,一对一心理辅导及助产等。

实验组在产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建立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为护士长,成立小组的目的是对产房安全的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查找、分析,并依据相应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监督产房护士,了解护士是否按照章程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行为。(2)实施风险安全管理。①强化护士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并对护士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法律及不良护理事件案例等;②加强临床护理管理措施,首先产房的设备、仪器及抢救药品,需由专人管理,保持设备、仪器及抢救药品处于备用状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③培训护士的基础理论及专科技能操作,使护士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以便使得产妇取得信任感;加强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沟通,通过各种方式开导产妇分娩,确保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④护士对产妇开展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以免产妇在分娩过后,因缺乏相应的知识而产生消极的情绪;⑤加强产房环境管理,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定期进行消毒,对产房中应用的各种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并做好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感染[2]。(3)护理安全管理评价。定期由小组成员开展产房工作质量评价,针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在实施风险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持续改进,必要时,可调整工作流程,以便能够逐渐完善护理质量。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包括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不良护理事件(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违规操作等)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SPS18.0,以t 检验计量资料(5f8550debc7cf_html_c6b2783a2b3609f0.gif ),以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实验组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产程时间(h)

住院时间(d)

新生儿Apgar评分(分)

实验组

84

6.7±0.5

5.3±1.2

8.9±0.8

对照组

84

8.9±1.2

9.1±2.3

7.1±0.5

t

15.510

13.425

17.487

P

0.000

0.000

0.000

2.2自然分娩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96.4%(81/84),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9.8%(67/8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X2=11.12,P=0.001)。在进行实验期间,实验组出现1例新生儿窒息,1例产后出血,1例对产妇评估不足,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3.6%;对照组出现2例新生儿窒息,3例产后出血,4例对产妇评估不足,3例违规操作,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4.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X2=5.93,P=0.015)。

3.讨论

产房是产妇进行分娩的地方,产妇分娩时一项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需特定的场合进行此项过程,特别是初产妇,其因对分娩不熟悉,极易在分娩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从而影响产程[3]。在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护士人员作为陪产者,需要对产房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相应的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从产房环境、产房设施及产房人员专科技术操作、对产妇的态度等多方面完善产房的安全管理,以便提高降低产房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浪, 彭检妹, 贾晓婕,等. 分娩风险分级评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3):45-47.

[2]钟桂娟.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 36(6):780-782.

[3]邵彩云. 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6):81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