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罗吉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对术中应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术中未经保温护理,实验组术中经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比对照组低,且体温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h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24h皮质醇等生理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经保温护理干预。

【关键词】手术室保温护理术中应激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措施,可对机体生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此外,术中患者失血、身体暴露、输液、输血等相关操作均可致使患者出现生理应激反应,此外,手术室环境较低、开放体腔、冲洗液的应用均可带走患者机体热能,促使患者体温下降[1]。本次研究为论证手术室患者经保温护理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我院手术室2018年12月-2019年12月35例未经保温护理以及35例经保温护理,两种不同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术中经保温护理(n=35):男、女分别20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28岁~66岁、(45.62±1.41)岁。对照组术中未经保温护理(n=35):男、女分别19例、16例,年龄/平均年龄为:31岁~69岁、(46.81±1.42)岁。本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相关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确诊,结合患者疾病诊断以及病情均符合手术后治疗适应症。(2)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主观拒绝本次研究患者。(2)排除术前确诊精神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术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镇痛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

1.3.1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未经保暖干预,(1)术前:①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如实告知患者诊断结果、手术治疗的优点与必要性以及术中治疗相关注意事项、术后预期治疗目标,并列举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胃肠道准备与饮食干预:患者分别于术前12h、术前6h禁食、禁饮,依据手术方案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准备。(2)术中:术中护理人员根据手术进展,向主治医师传递相关手术器械,以配合主治医师顺利完成术中操作。此外持续性检测患者术中各项生命指征。(3)术后:①体位干预:患者术后意识未清醒应协助患者去枕取平卧位,头部偏向肢体一侧,以防止患者出现反流、误吸。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半卧位,每隔2h帮助患者更换一次体位,以患者感到局部舒适为宜。②疼痛干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阿片类止痛药物毒副反应,请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疼痛。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可为患者提供自控静脉镇痛。

1.3.2实验组:该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术中保温干预,①术前半小时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升温,使手术室温度达25℃ ,相对湿度在40%-60%。②冬季以及春季等气温较低的季节为患者铺盖厚棉被,在夏季以及秋季为患者铺盖薄床单。②在患者剩下防止恒温毯,并根据患者术中体温变化情况调节恒温毯温度。③术中输液、输血以及冲洗液均先应用加温仪对其加热,在上述液体加热至37℃后再次应用。

1.4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 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等流血动力学指标以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24h皮质醇等生理应激指标变化情况。

  2.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结果数值应用SPSS21.0系统处理,(5f855d3939e8c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的数值t 检验,P值低于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术后24h平均动脉压比对照组低、心率比对照组低,体温比对照组高。

表1 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5f855d3939e8c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n]

组别

例数

平均动脉压(mmHg)

心率(次/min)

体温(℃)

术前

术后24h

术前

术后24h

术前

术后24h

实验组

50

95.52±2.21

82.51±2.45

88.35±5.25

70.56±3.25

37.67±0.24

37.25±0.25

对照组

50

95.51±2.23

90.71±2.42

88.39±5.24

80.26±3.26

37.69±0.22

36.04±0.24

t值

0.095

10.197

0.384

10.278

0.767

13.6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术后24h肾上腺素比对照组低、去甲肾上腺素比对照组低,24h皮质醇比对照组低。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理应激指标 [χ±s、n]

组别

例数

肾上腺素(ug/mL)

去甲肾上腺素(ug/mL)

24h皮质醇(ng/mL)

入院时

72h后

入院时

72h后

入院时

72h后

实验组

50

0.86±0.25

0.47±0.15

0.13±0.02

0.05±0.01

650.57±30.21

545.25±30.45

对照组

50

0.89±0.24

0.72±0.14

0.12±0.03

0.08±0.01

650.59±30.23

600.54±30.44

t值

1.017

14.091

1.164

13.574

0.284

10.1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具体情况(见表3),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12±0.11)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32±0.12)天,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t=16.924,P<0.05。

3讨论

手术相关操作需在手术室内完成,手术室温度过低,低温环境作用于皮肤温觉感受器,给予体温调节中枢负反馈,交感神经兴奋,促肾上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继而促使骨骼肌收缩加强,以维持机体恒温[2]。此外,术中患者肌表暴露,输血、输液以及灌洗液温度均低于机体温度,根据热传导原理,术中补液相关液体在进入患者体内后可吸收机体原热能,逐渐升温的同时机体温度逐渐降低[3]。当手术患者术中体温降至一定水平后可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以及生理正常代谢。促肾上腺激素以及肾上腺激素的同时可影响机体其他激分泌,致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继而致使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出现较大波动,术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24h皮质醇等生理应激指标术中波动明显,术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继而延长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崔莹莹临床研究显示经术中保温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分别为(0.45±0.13)ug/mL、(0.06±0.01)ug/mL,均低于术中未经保温干预的对照组,对应数值[5]。本次研究实验组患者术后24h肾上腺激素为(0.47±0.15)ug/mL、去甲肾上腺激素为(0.05±0.01)ug/mL,上述生理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崔莹莹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均证实术中保温干预可避免患者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等生理应激指标出现较大波动。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体温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平均动脉压为(82.51±2.45)mmHg、心率为(70.56±3.25)次/min、体温(37.25±0.25)℃,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手术室患者保温护理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丹.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192-194.

[2]周文宇.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0):157.

[3]黄美琴.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7,(11):177-178.

[4]赵艳青.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275-276.

[5]崔莹莹.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