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胺 "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金胺 "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

白建华

黑河市爱辉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目的:对结核病细菌检验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取90例结核病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中心治疗。对90例患者抽取痰液进行结核病细菌学检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抗酸染色法检验,共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检验,共4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检验结果。结果:在检验阳性率方面,实验组为86.67%(39/45),对照组为40.00%(18/45),实验组的检验阳性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细菌学检验,其检出率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金胺"O"荧光染色法;结核病

The value of auramine "O" fluorescent staining in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uberculos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auramine "0" fluorescent staining in the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bacteria.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were studied, all of whom came to our center for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Sputum was extracted from 90 patients for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uberculosis.Randomized grouping. Acid-fast staining test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total of 45 patien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uramine "0" 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used to test a total of 45 patients.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67% (39/45) and 40.00% (18/4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0.05.Conclusion: Auramine "0" fluorescent staining was used for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high, the operation was simple and fast,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was high in clinic, which wa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Auramine "O" fluorescence staining;Tuberculosis (TB)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主要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同时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细菌学检验是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的一项内容,常见的细菌学检验主要包括抗酸染色法,然而该方法的检验时间较长,对大批量检验无法高效率进行,且检出率不高,因此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1]。我院因此对金胺“0”荧光染色法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取90例结核病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中心治疗。对90例患者抽取痰液进行结核病细菌学检验。其中该有50例患者为男性,有4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1-70岁,平均为(37.3±1.2)岁。病程为1-23年,平均为(14.3±0.2)年。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抗酸染色法检验,共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检验,共45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信息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确定P>0.05,可公平对比。

1.2方法

将痰液标本中干酪样、脓样或者可疑内容抽取0.05毫升,并涂抹于玻片正面,使其形成10毫米×20毫米的卵圆形痰膜,干燥后备用,在染色前对标本进行加热固定。

对照组采用抗酸染色法检验,共40例患者,痰涂片取石炭酸复红染液进行染色,并应用微火进行加热直至出现蒸汽,之后脱离火焰并保持5分钟染色,染色过程中确保染色液充分覆盖痰膜。应用流水将染色液洗去,并取酸性酒精溶液进行脱色,直至红色消失,水洗后取亚甲基蓝复染剂对其进行染色,持续30秒后水洗,干燥后予以镜检。

实验组采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检验,在痰涂片上滴加金胺“”0”染色液,持续15分钟后水洗。取酸性酒精溶液进行脱色,持续2分钟,确定无可视黄色。水洗后取高锰酸钾复染液进行染色,持续2分钟后水洗,干燥后予以镜检。

1.3观察指标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10倍目镜、100倍油镜对抗酸染色进行观察,抗酸杆菌显示红色,其余细菌、细胞则显示蓝色。采用紫外光源荧光显微镜、10倍目镜、20倍物镜对金胺“”0”荧光染色进行观察,背景色为黑色,残留物为淡黄色,抗酸杆菌显示橘黄色,应用40倍物镜再次观察显示形态为杆状或者短棒状,即可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两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均以“-”、“±”、“1+”、“2+”、“3+”、“4+”表示,其中“±”、“1+”、“2+”、“3+”、“4+”均表示检验结果呈阳性,“-”表示检验结果呈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14.0实施统计学分析,检验阳性率为研究计数资料,对其进行χ2检验且表示为率。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则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反之则P>0.05。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病人员检验阳性率为86.67%,对照组患病人员检验阳性率为40.00%,由此可以看出,试验组阳性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

表1两组患病人员染色方法阳性检验结果比较情况[n(%)]

组别

n

阳性

总阳性率

1+

2+

3+

4+

对照组

45

4(8.89)

6(13.33)

3(6.67)

5(11.11)

18(40.00)

实验组

45

8(17.78)

13(28.89)

7(15.56)

11(24.44)

39(86.67)

3讨论

结核病俗称“痨病”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合感染最为常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相继合成,全球结核患者大幅减少[2]。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口迁徙日益增多、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HIV感染者不断增多及抗药性结核病菌株的产生,结核病已被WHO列为人类的主要杀手。MTB的致病机制为:机体初次感染MTB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①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②被机体局限称为潜伏性感染;③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消灭。资料显示只有不到10%初次感染者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机体从MTB感染后,MTB会在巨噬细胞中繁殖,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机体能控制细菌但不能根除细菌,在机体中相对不活跃的长期存在并保留被激活的潜力。当潜在的细菌被激活,大量繁殖时,即会出现结核病症状。

不同于一般细菌的着色性,MTB难以着色,但在以石碳酸为媒染剂辅助下能被复红着色,一旦着色又不易被盐酸乙醇脱色,在加亚甲蓝复染后,即可在淡蓝色背景下观察到红色的结核分枝杆菌。但是抗酸染色法操作繁琐,观察时间长,易造成观察员疲劳,且灵敏度低,易发生漏检等状况[3]。金胺“O”盐酸氨基四甲基二氨基苯甲烷,是荧光染色的染色剂,该方法需在24h内完成镜检,如遇到隔夜,则需要保存在4℃环境下,并于次日完成镜检,另外荧光染色液置于棕色瓶内,并处于暗处保存。与抗酸染色法相比,荧光染色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降低了漏检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病人员检验阳性率为86.67%,对照组患病人员检验阳性率为40.00%,由此可以看出,试验组阳性检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

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进行细菌学检验,检出率高,且操作方便,可适用于大批量检验,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潇潇,彭欢.金胺\"O\"荧光染色法用于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效果[J].饮食保健,2019,006(029):4-5.

[2]肖振清,慕博斌,李桂梅.金胺"O"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0):130-131.

[3]余玲丽,倪淑芳,钟小芬.金胺O荧光染色法用于痰液结核杆菌检测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028(020):2466-2467.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