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王越 唐益文 王爱玲 杨岚岚 陈琳俪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 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至成病,并伴随多种疾病为临床常见症状。中医在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中、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各自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探讨中医联合胰岛素在临床上的实际效果,以期对现代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指导。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药;胰岛素;优势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据2013年研究[1]显示国内患病人数达到9840万,领先于其他任何国家。由此可见,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必要。2型患者多数伴有胰岛素抵抗,即人体中的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形成一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状态,少数伴有胰岛β细胞的部分损伤,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发病。

1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总体认识

《素问》首次提出消渴病名,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瘀血阻滞和劳累过度等伤及人体气血阴阳,引起人体多脏腑功能受损,与其发病有密切的联系。中医治疗消渴以养阴益气为主,但由于消渴日久可伴瘀血,故加以活血化瘀。

2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总体认识

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的日益增加,人的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休息质量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们的饮食习惯的改变,缺乏运动的意识,长期血糖的升高是胰岛β细胞功能遭到破坏,并产生胰岛素抵抗性。

3中药与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3.1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少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中不断被推广。浏览以往文献发现中药治疗糖尿病以清热活血、益气生津为治则,用药以黄芪,葛根,丹参,山药,生地,当归等为主。有研究证明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法疗效可靠,不仅体现了中医用药个体化原则,而且有助于恢复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如任清等[2]临证加减消渴丸在具有与格列本脲类似的降糖功效的同时,能够对服用格列本脲产生的低血糖反应起到保护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葛根素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性,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糖基化过程中的产物形成,减少胰岛素分泌,从而在根本上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提高。[4]最新研究[5]一种中药营养干预产品(CMNT-1),实验中发现其可显著降低中药营养干预组小鼠血糖,通过免疫荧光双染发现,它还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在本病治疗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局限性:中药的应用仅可作为辅助手段,以西药的降糖治疗为基础,使用中药改善其治疗本病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3.2胰岛素应用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血糖(包括口服药物无效后血糖控制),迅速化解高糖对细胞的毒性,保护胰岛功能。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快,达峰快,回归基础状态快,更贴合生理要求,有利于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至期望值7%(正常值在4%-6%范围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7%是相对安全的避免低血糖频发的数值),是糖尿病急症的首选治疗药物。它也可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从而降低与之前相比的低血糖发生率,为患者通过更加舒适灵活的生活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缓解其心理压力。

限制:糖尿病治疗的手段虽持续涌现,但胰岛素常规注射始终是治疗选择的主流,但人体若长期应用胰岛素,机体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胰岛素抗体不断增加,使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对进餐的时间规律性要求较高,全天的血糖水平控制不稳定。

3.3中药联合胰岛素应用的成效

中药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两种方法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杜非洲等[6]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餐前以门冬胰岛素0.2 U/Kg tid皮下注射,睡前22:00甘精胰岛素0.2 U/K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随证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根据两组测得FPG(正常值<6.1mmmol/L)和2hPG(正常值<7.8mmmol/L),结果表明观察组相关指数FPG、2hPG及HbA1c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六味地黄汤联合胰岛素应用降糖效果显著。

兰克军[7]等抽取43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前者采用单纯胰岛素治疗,并根据每天7点血糖的监测情况加减胰岛素单位,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药黄芪、葛根等,根据两周后的血糖和三个月后的HbA1c数值,得出联用组治疗效果更佳的结论。

何泽[8]等给予对照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中药黄芪、天花粉等,最终证明虽然短期内使用CSⅡ血糖下降明显,但是加上中药的辅助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需要的时间,且低血糖反应发生概率低,需要的胰岛素单位也有所减少。上述研究表明,胰岛素长期使用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影响外源性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而中药联合应用对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辅相成。

4小结

2020年ADA标准提出,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初诊和随访时,不仅要评估血糖指标,还要定期调查患者承受的与疾病相关的压力,是否出现抑郁、焦虑、进食障碍和认知功能等方面的相关症状,针对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糖尿病患者,有必要筛查其认知障碍和抑郁症。血糖水平的控制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饮食运动干预,针对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尽量减少静坐时间,以间隔30 min走动为最佳血糖消耗。对患者加强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管理,从而提升其对本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激励其规律作息,对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蕾莉,纪立农,陆菊明,郭晓蕙,杨文英,翁建平,贾伟平,邹大进,周智广,于德民,柳洁,单忠艳,杨玉芝,胡仁明,朱大龙,杨立勇,陈丽,赵志刚,李启富,田浩明,姬秋和,刘静,葛家璞,时立新,徐焱成.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7):594-598.

[2]任倩,金世鑫.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04):379-384.

[3]杜道辉,刘亚明.葛根有效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0):2157-2160.

[4]周俐,张曙辉,于珍,邹开力.黄芪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影响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7,(05):82-83+8.DOI:10.13457/j.cnki.jncm.2007.05.054

[5]罗武,伍睿宇,刘东波.一种中药营养干预产品抗糖尿病功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杜非洲,牛瑞珂,朱凯军.六味地黄汤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02):33-35.

[7]兰克军.23例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21):20-21.

[8]何泽,刘扬扬.胰岛素泵联合中药治疗30例难治性高血糖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