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的产后会阴伤口进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1

如何给自己的产后会阴伤口进行护理

李娟梅

乡城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乡城 627850

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女性在怀孕到一定阶段,就要进行分娩,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而且分娩疼痛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分娩过程中孕妈不仅要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且在分娩后还会面临着一系列分娩带来的负面问题。产后特别是自己阴道分娩,有阴道裂伤或会阴浮肿,加强恢复,一般会阴有浮肿,24h内湿敷,减少会阴浮肿,加快恢复。在实际的分娩过程中,孕妈会结合医生的建议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娩方式的选择,在进行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很多产妇在分娩后会面临着会阴伤口等分娩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分娩后在月子期的产妇带来较差的生活体验,严重者还会让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面对这些产后问题,要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

  1. 分娩产生会阴伤口的原因

顺产过程中因会阴撕裂伤或是会阴侧切,留下会阴伤口是在所难免的。由于会阴所处位置特殊,位于尿道口、阴道口、肛门的交汇处,容易发生血肿、感染、伤口再次裂开等。会阴有切口是每天观察愈合状况,看有无炎症,清洁会阴的血迹。会阴出现异常疼痛或大便感,及时通知医生,进一步检查,减少不良或发现特殊或不良情况,为会阴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1. 常见的会阴伤口的护理方法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于侧切的产妇医院一般会给予会阴伤口护理,主要的护理要点如下:(1)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首先就是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很多产妇因为惧怕伤口的疼痛而不愿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应当鼓励新妈妈们动起来,促进恶露的排出。(2)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避免恶露湿透,若伤口浸泡在湿透的会阴垫上将会很难愈合。产妇可每天用流动水冲洗外阴,尤其是在大便之后,一定要用干净专用的毛巾擦干,另外一定要勤换内裤。(3)防止会阴伤口撕裂。不要总躺在床上,尽量多下床走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汤食,防止便秘的发生。若伤口缝合后2-3日出现便秘,切不可太用力,可用开塞露或液体石蜡润滑以助排便。(4)平时多做缩肛运动。躺着、坐着,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这样既有助于促进括约肌的收缩,又可以早日恢复阴道的紧致。(5)避免伤口发生血肿。行会阴左侧切开缝合术后的产妇,在产后的最初几天,产妇应采取右侧卧位,促进伤口内的积血流出,不致内积而形成血肿,影响愈合,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待4-5日伤口长得较为牢固且恶露较少时便可采取左右轮换卧位。如果产后1-2日伤口出现疼痛,且愈来愈剧,新妈妈们要留意了,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检查是否发生血肿。

  1. 进行产后会阴伤口护理的重要性

会阴伤口是产妇再分娩后会产生的“后遗症”之一,再愈合的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合理护理,不仅会给产妇来带来瘙痒疼痛等感觉,严重者还会导致会阴感染。在分娩后如果导致会阴感染,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常见的措施如下:应用碘伏等进行消毒,同时应用一些杀菌消炎的药膏等进行治疗的,同时,要给孩子应用一些抗菌药物,每次小便后一定要注意清洗,同时也要注意多给孩子多喝水,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产后会阴伤口的护理其实就是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这样可以帮助妈妈们避免产后感染。

  1. 如何自我进行会阴伤口的护理

孕妈在进行会阴伤口自我护理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护理要点:(1)保持会阴清洁: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开水冲洗洗;勤换卫生巾,避免恶露长时间浸泡伤口。(2)防止伤口裂开:大便时宜先收敛会阴部和臀部,然后坐在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会阴伤口裂开。 (3)避免伤口血肿,产后最初几天宜采取右侧卧位,促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待4~5、天后便可采取左右轮换卧位;注意会阴切口的情况,如果伤口缝合术后1~2小时出现剧烈疼痛,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及时进行处理。(4)避免伤口感染,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并在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5)注意饮食,注意补充蛋、瘦肉,促进伤口修复;多吃新鲜青菜和水果,多喝猪蹄汤等汤饮,除细粮外应吃些粗粮,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由此可见,在进行分娩后,孕妈们除了要照顾出生的宝宝,而且在实际的护肤过程中要重视对会阴伤口的护理。孕妈们不想再分娩后面对这种突发状,要在分娩前对相关的护理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此降低产生会阴伤口后无法进行自我护理或者对自我护理流程的不明确,避免因为自身的护理失误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再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孕妈要根据医院健康教育的内容来进行自会阴伤口护理,避免因为自身的不当操作损害自身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