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销大数据的降损分析模型技术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基于营销大数据的降损分析模型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泽慧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陵川县供电公司,山西 陵川 048300

摘要:随着国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战略目标的提出,电力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及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与落地实施, 供电企业在降损增效、 维护企业利益上日趋重视。 “大云物移智”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供电企业的精准化投入、精益化管理、精细化作业提供技术支撑,大数据的挖潜增效,将数据充分整合、计算分析,用数据描绘运营情况,凸显工作“痛点”,为精准降损提供极大便利。

关键词:降损增效;精益化管理;大数据

1降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供电企业一直开展着降损行动,大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日攻坚、降损竞赛,小到各基层单位自行开展的日常降损,形式丰富、目标明确、资源配置充足,让企业上下都牢固树立“少损就是多供”的理念,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同时也弥补供电量缺口。 但是从精益化管理来说,目前定位线损异常的方式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耗费的人力多、时间长、对个人的工作经验要求高,主要靠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进行人工排查,异常定位效率不高。

2存在的问题分析

依靠传统的经验核查和人工排查方式进行线损异常分析,与当前批量化、可复制化的社会快节奏格格不入,让降损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2.1造成线损异常的因素多

线损专业在整个供电企业属于末端专业, 从输配电网的发-输-配-变-用,再结合营销各类业务的操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线损情况, 要从海量的风险点中找到实际影响因素,工作量巨大。

2.2耗费的人力资源大

电力系统的各环节,涉及专业面广,每一个线损分析人都要对整个环节的方方面面熟悉, 将一位全能型人才用来做繁重的分析工作,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2.3分析手段较少

影响线损的因素多, 从而对线损指标有影响的数据也多而杂,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将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关联,未形成有效的手段,无法快速精准地找出异常点,进行靶向降损。

3主要功能研究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收集全省疑似配网关系错误、缺抄、表计故障、异常客户电量波动而导致线损的业务数据, 研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数据表现特征,与正常业务数据变化逻辑进行比对,开展大数据清洗、转换、挖掘计算等进行数据分析。 制定异常业务校验规则,编写 SQL 语句并组织软件开发,依托计算机程序对全省导致线损异常的四类业务进行监控分析和预警,依托软件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全省业务线上展示。

3.1数据分析

制定数据计算规则, 抽取用电信息采集和营销业务应用等系统原始数据,结合线损异常规则库,整合重组、清洗转换,形成适应分析线损异常的有效数据。

3.2信息展示

以全省行政区地图为基础, 将各公司的线损情况可视化展示;以“疑是配网关系错误”“缺抄”“表计故障”“异常客户电量波动”四大影响线损的因素为模块,分别展示各类异常总量;以环状图和柱状图,分维度展示台区异常情况;以列表形式将各公司的高损、负损台区进行排列展示。

3.3逐层挖掘

利用大数据应用,支持市、县、所三个层级的数据穿透,通过点击行政地图中的各单位,跳转至相应单位下的分公司, 界面所包含的模块数据同步更新至下一层级的数据, 清晰地展现该单位的线损异常分布情况, 层层挖掘,确保降损责任落地执行。

3.4数据明细获取

各功能模块在主界面上都以统计数字的形式展示异常信息,分别点击各区域,可相应地展示该模块包含的异常明细。 同时统计规则也穿透至供电所层级,数据明细分层级获取。

4管理成效

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等大数据信息, 建立台区降损影响因素规则库和台区合理线损计算模型, 应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影响台区线损各类因素(配网关系错误、缺抄、估抄、表计故障、模块异常等)进行智能化比对分析, 实现不同管理层级异常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展示,实现关口表(供)、户表(售)异常客户的自动预警定位,指导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换表、调试等异常处理工作,提高异常客户用电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切实实现降损增效的目的。 通过基于营销大数据的降损分析模型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据统计,在试点期间,线损异常研判时间提高 71.35%,研判准确率达到 95%,极大地提高了线损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通过建立完善的降损业务监控分析模型, 做到线损异常精准判别,及时发现,整改到位,打造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控模式,精准锁定嫌疑对象。 建立针对性的监管防控措施,实时发现影响企业效益的异常问题,及时挽回电量电费损失,堵塞差错漏洞,减少企业损失,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欧阳刚, 陆建国, 陆海泉. 浅析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J]. 科技创业家, 2012(18):263-263.

  2. 莫松明, 邹农. 配电网技术降损措施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21):37-38.

  3. 廖学琦. 配电网经济运行及降损效果分析[J]. 中国电力, 1998(9):47-50.

  4. 宁丽存, 雷君召. 配网及用电技术管理降损对策分析[J]. 硅谷, 2014(22):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