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论在高中语文活动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论在高中语文活动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陈清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一中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育中关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本文将基于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给予相关建议,帮助学生培育完善的文学素养与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目标之一。然而在日常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紧凑的学习节奏和课程安排,教师往往只能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却重视不足,疏于培育。实际上,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不是和应试教育南辕北辙的两条路径,相反,如果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学科的自信,从而达成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高中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学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提出担忧。有研究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已是长期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顽疾。有学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复锻炼自己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口头表达和对事物的认知是融为一体的,只有让学生真正在大脑中形成某种独有的思想意识,才能在表达过程中做到流畅和真实。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有力引导。如果长期维持“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则很可能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宝贵的思辨能力扼杀,从而影响他们形成自己真正的“真知灼见”。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也是特殊阶段,语文教师往往受缚于学生升学成绩和“送分点”的背诵和文段分析能力,在课堂上拘束于对字词句段的独立解读,而忽视语文课程实际是“语言”和“文学”相结合的,给学生个人表达的空间很少,这实际上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热情,甚至打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我表达的欲望。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基础,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就是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在于,课程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教育阶段都要高。这种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辨深度,审美情趣,拓展能力。思辨深度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而不失包容,不仅要有所思有所感,还要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有感知能力,我们以课文作为载体,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科学美,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如果缺乏高强度的练习和记忆,则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而口头表达能力的科学锻炼,既能推动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于文章的感知程度;一方面培养了大脑组织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深刻的记忆,因此,这正是能促成三者互相融合,彼此升华的最佳途径。

  1. 鼓励课堂讨论与发言。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第一关卡,也是日常教学中最容易被放弃的环节。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课文时,针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这三位宋词名家的作品,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搜集作者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讨论关于作者生平或者写作背景的内容。当前课堂教学发言环节的弊病在于,教师的诱导性地位太强,而学生的主动权太弱。大多数学生从朗读课文起就无法专注到文段的理解中去,反而是试探老师的“标准答案”在哪里,这不仅违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是学生形成畏惧心理的来源。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对课堂发言予以发散性启示,依附于文章但不否定学生的主观理解,鼓励小组讨论环节中罗列所有人的观点,并鼓励更多更深刻,更有见地的表达。

  2. 设置演讲与辩论环节。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普遍极富启发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简单的辩论环节,针对某一观点进行讨论,鼓励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在学习宋词三则《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声声慢》后,组织关于三位名家在睹物思人,追忆往昔时相似与不同之处的辩论。辩论一方面能给学生之间互相公平竞争提供场合,另一方面也切实地锻炼了学生临场发挥的表达能力。以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轮流准备新闻播报或者时事谈论的简短演讲,以全班参与的形式,鼓励每个学生都张开嘴,锻炼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可以准备简短的演讲稿,但应以脱稿互动为主要目标。

  3. 重视作文点评与互动。作文评讲也是锻炼表达能力的重要机会,在给出作文练习题目前,就可以启发学生对题目进行头脑风暴,积极讨论题目的立意和思路的可能性。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文体不限,以表达自己读完这本研究著作的感受。批阅时,教师首先应该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详细的批复,然后可以设置学生匿名互相批阅的环节,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对于手头文章优缺点的看法,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取长补短,如果换做自己会如何行文更好等等。阅读高分作文时,也应该给予明确的打分标准,并鼓励学生建立独立的思维模式,反对照抄和套作,而是抒发真情实感。

  4. 丰富口头表达的形式。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除了鼓励课堂讨论与发言、设置演讲与辩论环节、重视作文点评与互动外还可以进行课本剧排演,读书笔记分享,研究性学习设计,朗读或背诵比赛等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譬如学习《孔雀东南飞》和《苏武传》后,针对诗文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内涵,时事背景,诗文意象,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再创作,课本剧亦可,朗诵比赛亦可,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不拘泥于形式,真正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鼓励表达时“有理不在声高”,而是言之有物,思考时结合表达逻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表达传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不偏离观点等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不仅需要强度也需要技巧,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启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受力。

语文学科不仅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更重视的是感性认识的塑造。要让课堂重新回归到有血有肉的表达与讨论中去,离不开教师对表达能力的重视,对目前课堂短版的正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感受,不断总结。培育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不是局限于简单的课堂发言,而应该见缝插针穿插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日常中,与读写能力齐头并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短期来看有利于高中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从长远来看更是立足于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思考,敢于探索的人格培育,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注重高中语文活动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于小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65.

[2]张庆庆.浅谈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