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

王继国

偃师市实验中学 4719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参与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越发重要,因此,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突破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地位极其被动的局限性,认识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从而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切实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落实学生主体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重视加强课堂互动,以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二)尊重差异性原则

尊重差异性原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看到学生个体间在数学实际水平、数学学习能力、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及个人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异质化教学目标、采取异质化教学措施,使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推动全体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直观生动性原则

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直观生动性原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将内在逻辑严密而较为抽象难懂的数学公式、数学原理、数学规律进行直观转化,以促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为落实直观生动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融入数学知识应用实例,向学生展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策略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要想实现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有效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以此落实学生主体性原则,并达成改善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或者根据具体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编创趣味性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的过程中接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趣味故事,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例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毕达哥拉斯数”这一数学史故事,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拉斯数”发现的过程及其与勾股定理之间的关系,并为学生展示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的“毕达哥拉斯树”,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于勾股定理及反映出的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理解。

(二)层层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对知识深入了解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进行课堂讲解时,一个问题往往不能够贯穿一节课,而一个问题也只能覆盖几个知识点,达不到一节课掌握的要求。并且随着知识的深入,一个问题所带来的深度也达不到要教授难度的需要,但是学生学习还是要由浅及深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而不能没有基础,直接迈向最高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提出问题一定要注意层层递进,从最开始基础的慢慢加大难度让问题深,入知识的核心。也让学生慢慢地从接受、理解到掌握,从而能够解答习题,提高成绩。

比如我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启发。对比一元一次方程,知道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后,方程的解是什么是这节课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考虑方程的解法,通过配方的处理,有些学生还是可以通过具体实例解答出问题的,这时教学可以递进问题,再次提问是不是每个方程都有解,此时可以给出三个实例。如,通过配方可以知道分别有两个解,1个解和无解,通过配方解法,教师可以适时深入知识弓出求根公式的解法,带出用判别式进行判断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个数,从而让学生递进接受,便于掌握。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的掌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教师如果通过板书为学生讲解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函数的性质学生会觉得一头雾水,把握不住一次函数的核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随机输入数字,生成不同的数据,并且图像将数据描画在图像上,就能够很快让学生掌握到一次函数的本质。通过直观的方式,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数学知识。

其次,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情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为了方便居民喝水,现在需要建立一个水泵站,为在河流同侧的A,B两个村子供水,现在问水泵站修建在什么地方,才能离A,B两个村子最近。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内容,对现实场景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头脑进行简单的推理,动手画图证明自己的推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找到水泵站的位置,也能够在教师引进轴对称这个概念的时候,能够理解掌握到轴对称的内涵。

结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只有让数学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成为有效教学时间,实现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才能切实达成提高学生综合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尊重差异性原则、直观生动性原则及创新实践性原则,通过综合运用兴趣教学、问题教学、分层教学、情境教学及实践教学的策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还原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婷. 探析初中数学游戏的作用及实施途径[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88-389.

[2]任建冲. 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5.

[3]夏和军.浅谈初中数学课中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9(15):53-54.

[4]王利霞. 基于性别差异的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