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读与语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中的美读与语感

张胜男

哈尔滨美加外国语学校

摘要:美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论文中以美读为切入点,探讨美读的实施策略,提出一些具体的美读方法及技巧,如,循序渐进,涵咏咀嚼,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美读;调动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创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美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肩负着奠定学生坚定的语文素养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多方面的重任,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语文课片面强调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差,不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令语文教学陷入误区,为此将语感的培养放在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高度上,通过美读来探讨语感的培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 美读与语感的密切联系

(一)语感的含义及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形式,新问题的冲击下,语文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语感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语感由此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新热点,语感是对语言文学的敏锐感觉,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要准确把握语感的本质,就必须重视语感的心理机制,即言语主题的感受和心理。[4]因此,要培养语感,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开拓学生视野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感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1

1.美读有助语感的延伸

语感的延伸,是指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广度是指语感所能把握的言语对象的量的多寡,面的宽窄[5]。学生在美读中通过感悟对言语作品进行整体把握,一方面通过学生与言语作品全身心对话,实现对言语作品的把握和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言语作品的把握达成对学生言语能力与主题精神人格的建构2在美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理解作者寄予作品的意义,还要可以通过反复美读积极探索作品的深度内蕴,感受作品更加丰富的意义世界,语感也在美读中得以深化。

2.美读有助语感的美化

语感的美化,是指在美度和敏度的拓展。美度是指语感对言语对象美丑的识别,判断的正确程度,是言语对象在情感上的把握,居于语感品味素质的最高层次[3]。通过美读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原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二 通过美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中,重新定位的阅读教学目标,关注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其在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审美素质的提高,强调学生语感的培养,于是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更为语文教育界所关注和重视。美读感染法是语感教学的方法之一,通过美读,能让学生身与心同时感悟语言的意蕴、情感、韵味,能培养语感,达到美读、双感染的目的。因此,无疑美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1.美读中体验形象美

文艺作品中具有丰富可感的生动形象,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通过美读可以体验到文章丰富的形象美。

人物,是作品中的灵魂所在,读此类文章要把握人物的身份、心理、行为、语言和命运而她们潜藏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内,只有细细的美读,鲜活个体才能显山露水,如莫泊桑笔下的人物形象玛蒂尔德,在小说《项链》中,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文中这样写到“每当她看到那个布列塔尼女佣咋爱帮她料理她的微不足道的家务时,总勾起她的伤心和恼恨。并使她想入非非。”“十年之末,他俩居然还清了全部债务… …现在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劳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羞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细细美读品味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就自然悟出其悲惨命运的根源了。

2.美读中体验意境美

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生发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教材种的选文普遍存在着意境,要领略之中意境美,美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副动人的长亭送别图,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天地。在美读语言间歇停顿里传出的是幽幽的凄冷意境,仿佛自己正经历着别离之苦,生死之痛,不读又怎能有此深切的苦痛之感呢?

(二)美读提高语感的方法

1.循序渐进,涵咏咀嚼,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美读

学生的语言能力要靠训练才能提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读,必须加强美读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训练。过程大概是:读准确,字音断句;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读熟课文,从表达文章的内容出发,自然流畅地朗读;读美课文,充分表达文章的内容出发,自然流畅的朗读;读美课文,充分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丰富内蕴,并在美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语感能力得到发展,整体语文素养有所提高,这才是美读的真正目的。

2.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想象和联想是人们对客观食物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心理过程,当人进入联想与想象的时候,众多的形象纷沓而至,空虚的具体了,无形的有形了,寡情的含情了。人们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到感知的对象中去,从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也加强了审美感受。因此,教师应着手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创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联想

在特定的氛围下,学生的联想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如读《春》时,一边播放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读《荷花淀》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白洋淀的优美景色,以四个“白”:“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世界,洁白的小褂”展现出一副静谧高远、清幽温馨的境界,而这境界刚好与残酷险恶的战斗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内涵极深的爱国爱乡的情感。

总之,美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好方法,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加强语言训练,积极地运用多种方法尝试美读,才能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才能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语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有所提高。

[1] 张颂著.《朗读美学》[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 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 曹明海.《语文教育论》[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