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阅读教学艺术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程翔阅读教学艺术及启示

王晓莉

山东聊城大学 252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程翔老师的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模式。程翔老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从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然后进行产生后续理解的过程,他留给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独特魅力。学生通过原始阅读会生成对文本的原始理解,在课堂听老师讲解、与同学讨论、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理解进行修正产生后续理解,进而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另外他还提出了阶梯式和问题导学这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通过两种阅读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原始阅读;原始理解;后续理解;基本理解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经。阅读活动是读者亲近文本的情感体验活动, 读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入到文本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 感受作家内心的情感, 体验作家生活过的生活。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生命在阅读理解中得以体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 感受文本,接近作者的心灵, 与文本展开对话,并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陶冶心灵, 完善人格。

程翔老师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教学理念,他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按照从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再到后续理解的一个过程来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效果进而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的阅读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他留给学生主动理解文本的时间,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老师去解读。程翔老师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应汲取体验美学理念中的积极因素, 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亲历亲为的生命体验活动; 另一方面又要在阅读教学中恪守语文学科特有的规律和原则, 持守文本, 让学生在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独特魅力。

一、基本概念

1.原始阅读

他提出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原始阅读,原始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阅读就是“素读”, 是学生在没有老师任何指导和讲解的情况下展开的一种阅读,原始阅读让学生摆脱教师的讲解和教参的束缚, 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原始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在实践中不能因为有些篇目篇幅长而去掉在课堂上原始阅读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课本和笔进行原始阅读,不受外界干扰沉入到文本中,老师在这一过程主要负责巡视并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干涉,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阅读。另外老师在备课时应该留出原始阅读的时间,不要因为有的篇目篇幅比较长就省去这一环节。

现在多媒体手段多样化,需要格外警惕,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尊重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化技术是为学生学习内容服务的, 在阅读教学中, 要以文本为主, 多媒体手段为辅。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安排学生真真正正的接触文本本身,去阅读文字本身。

2.原始理解

程翔老师重视语文本身的感染力和魅力,因此十分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对文本的理解,强调原始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原始阅读学生要生成自己对文本的原始理解,原始理解就是学生建立在原始阅读基础上,对文本最初始化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它是阅读教学的起点, 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原始理解为逻辑起点进行授课,但是由于学生的阅历、能力等原因,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理解,教师这时候可以参与其中,对文本做适度的解释,根据学生对文本理解错误的类型不同给予不同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收获更多。

3.后续理解

经过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阅读教学就进入了后续理解阶段。后续理解就是建立在原始理解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文本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种种有益的探索、种种理解的过程。

后续理解指学生在课堂听老师讲解、与同学讨论、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的基础上, 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对原始理解的修正结果。修正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程翔老师认为, “后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对于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授鲁迅的作品, 单凭学生的原始理解, 远远不能真正领悟文本的意义, 甚至连基本意思都弄不清。这时教师的讲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有在教师的讲解下, 学生的感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学生由原始理解向后续理解的过渡中, 没有绝对的高下, 有的只是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启发。

后续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后续理解包含几个方面:①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使学生个性化理解得到充分尊重,并且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看法可以产生碰撞火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同学们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必不可少。②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代表性的观点是对文本形成的获得一致认可的见解,这些代表性的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③老师自己讲述个性化的理解。教师要独自完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解读文本,将自己全身心融入到文本中去,去感悟、体验、解读。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也十分重要,老师的独立性见解对学生影响很大,可以拉近于与学生距离。

4.基本理解

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基本理解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生特殊年龄阶段,让学生阅读文本,以达到一个基本的理解程度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所产生的理解能够在文本的客观面貌中找到依据,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主观臆断的理解都可以算作基本理解。

阅读教学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基本理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要想实现基本理解就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可能会出现不一致。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会出现不一致。遇到第一种情况的时候可以先放一放,课下再说。遇到第二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确定这篇课文的语文功能,一个语文老师要能够准确把握一篇课文的语文方向,要能够清晰、准确的对一篇文章进行定位,确定文章的语文功能。

二、 阅读教学模式

1.阶梯式阅读教学

阶梯式教学是指教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构成的,环节和环节之间是应该有梯度的。课堂教学要有梯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不断地引领着学生的思维朝纵深的方向发展。

以朗读教学的阶梯式教学举例:第一个台阶是原始阅读,也就是疏通式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首先解决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让学生能够把课文顺利地读下来,疏通式朗读是一个自学、互学、互帮、互助的过程。第二个台阶则是理解式朗读,也就是从理解的角度进行朗读,边读边理解。这个阶段学生朗读的最基本任务就是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第三个台阶是感情式朗读,也就是通过朗读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2.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就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然后去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来提出,可以由学生来提出,也可以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如果由教师来提出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不是随口胡乱地提出来,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充分,是备课的一个核心的内容,老师备课时要对“如何提出问题”给与一定的重视。课堂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课堂问题。文学作品、小说这种形象性很强的课文要善于借助抽象性的提问来深化学生的思维。如果课文本身抽象性很强,如说明文、议论性强的文章,要善于运用形象性提问来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一般在课堂结束时用宏观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整篇课文。微观提问就是对于某一个字、某一个词,甚至是某一个标点符号的理解,进行微观提问时一定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

程翔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去感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感受到语文的独特魅力。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原始阅读的时间,原始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或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因为有的课文篇幅长而去掉原始阅读这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给原始阅读留出时间,让学生投入到文本之中,全身心地接触文本本身。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原始理解为逻辑起点,关注学生的原始理解可以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并且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因为阅历不足、能力欠缺等,学生的原始理解可能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理解,并且要通过种种方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幼稚的理解。

现在多媒体手段多样化,教师需要格外警惕,切不可滥用多媒体,用一些听录音、看视频的方式代替学生原始阅读,要留给学生原始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原始阅读产生原始理解。经过原始阅读和原始理解,教学就会进入到后续理解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后续理解的教学,后续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一定要关注课堂的生成效果,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把学习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接受教师现成的答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个性化理解得到充分尊重,产生碰撞火花。学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时就会生成新的东西。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启发。身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对文章有自己的独立性见解,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对文章的见解,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全越.论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之“特”[J].现代语文2012(03).

  2. 祝金菊.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鲁东大学,2012.

  3. 邓思遥.程翔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艺术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4. 李颖:原始理解的生成与文本的恪守—程翔语文教学智慧[J].中学语文2008(16).

  5. 林克.为了心中的语文——记特级教师程翔[J].中学语文,2004(09).

  6. 程翔,做有灵魂的教育——程翔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