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之有法,注之有物——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批之有法,注之有物——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为例

李君挺

温岭市方城小学

【摘要】立足统编教材的设置,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批注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的语文能力,但却苦于徘徊在雾里看花的摸索阶段,课堂上的批注教学容易流于形式,蜻蜓点水,而少了一份扎实。本文以赛课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尝试从“巧入切点”、“巧立支架”、“巧扶巧放”、“巧做巧悟”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批注教学“批之有法,注之有物”进行探索,旨在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批注 教学策略 探索


当下的批注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的问题,所有课文都采用一种教学方式来引领孩子学习批注,教学批注的课堂基本变成了孩子一以贯之,一批到底,而模糊了批注教学的递升性。在一节比赛课中,批注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层次、语文要素的渗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为之深思。现试想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谈谈笔者对批注教学策略的一些探索性思考,粗知漏见,供同行们商榷。

一、巧入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前思】立足单元,厘清重点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在排练和演出时因不会豁虎跳,被同学嘲笑为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整个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而这三篇课文的批注侧重点完全是不一样的。《牛和鹅》重在初步认识批注,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重在加深批注的印象,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教学重点截然不同,那我们教学批注方法也应是因“文”制宜。

细细梳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文章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从老师确定演老虎的人选,再到开始排练,最后正式演出。在这个过程中,文中的“我”,心情是历经着起起伏伏的变化的,这是文本的重点内容也是最大的特色,那么批注“我”的心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节课批注教学切入点。但我的心情变化之多,心情变化原因之复杂,如何让孩子快速高效掌握批注的方法呢?我们寻找到了引导学生学会批注的切入口。

【教学片段】聚焦排练,批注心情

1. 刚才我们通过质疑批注,熟悉了整个排练的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是起起伏伏,有所变化的,接下来,我们就去重点感受下,我的心情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我们先来看看,一开始分派角色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

3.点拨: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我的心情是期待的?

老师总结:你从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我此时的心情。

4.那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再来看看,为什么我的心情是期待的?

5.老师总结

【教学后悟】从点突破,步步递进

这是学习批注“我”的心情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是以 “我”一开始的心情作为切入点,先引领孩子聚焦语段,概括心情;再前后联系,了然原因;最后教师总结,引出批注。就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在孩子的心中刻下批注的影子,从而对这节课要学习的批注有了深刻的印象。小学生消化信息的能力相对是薄弱的,若是我们渴求一口喂饱,反而适得其反,唯有找准切入点,层层分剥,方能让孩子认知世界,感悟世界。批注教学更是如此。这样才能笔尖点墨,也更能留香。

二、巧立支架,一子落而满盘活

【教学前思】两厢结合,练习印证

当我们再深入研讨的时候,发现如果只让四年级的孩子批注“我”的心情,教学内容不免显得有点单薄,且对学生来说比较浅显,这样就丧失了课堂的价值。当将文本和学情相结合品茗的时候,我们豁然开朗。这一课,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批注“我的心情”,还要批注我拥有这样的心情的原因。从两方面结合来批注,孩子的学习内容,老师的教学内容,就丰满了起来。批注的指向性也就更加明确了。

教学片段初步迁移,批注心情

  1. 感受心情。

同学们,开始排练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是这样?谁能够说一说?(相机板书:失望)

2.关注原因。

总结:刚才,我们就是抓住了描写我心情的句子,从具体的神态、心理描写中感受到了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还知道了我拥有这样心情的原因。我们就可以用“心情+原因”的方式来写批注。

【教学后悟】支架为引,悄然内化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引领孩子继续关注我的心情,相比于第一次心情的品悟,这一次更加注重放手让孩子自己说,通过口头表达强化孩子先前的习得经验,引导学生借用“因为”这个关联词串联起“我”的心情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这两方面。这一环节就是在检验以及强化孩子的认知,并帮助孩子搭建了批注的支架。

三、巧扶巧放,万里江山收入囊

【教学前思】扶放结合,巧妙转换

有了切入点,有了支架,有了范例,对于孩子来说,批注便不再高不可攀。有了初步的指导,有了支架的建立,他们批注的思路渐渐清晰。此时,我们需要展开适度的练习与强化。笔者在执教《一直窝囊的大老虎》时候,注意指导与练习之间的巧妙转换,巧妙地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实践强化批注能力。

教学片段】深层迁移,批注心情

请同学们默读6-15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体现我心情的句子,选择一两处,和刚才一样,从体会到的心情及原因两方面来批注。(重点关注后面两次心情的批注。)

1.自主尝试,批注心情。

2.交流分享文中的“我的心情”及产生这样心情的“原因”

(1)担忧或者害怕

(2)自信。

(3)为难。

师总结: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正是因为行动不便,动作难度大,所以我才会觉得扮老虎是这么难。

朗读感悟

(4)庆幸。

3.总结方法。你看,我们借助“心情+原因”的方法,我们批注得越发得心应手了。

【教学后悟】张弛有度,夯实技能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放手让孩子自读自悟,抓住“我”的心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选择一两处进行批注。批注后,按照心情变化的顺序进行分享交流,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严抓“我”的心情和原因两方面内容,对孩子的批注进行点拨,有扶有放,张弛有度,在运用、鉴评、修改的过程中,夯实孩子的批注认知,强化孩子的批注能力,提高孩子的批注水平,每一步既一脉相承,又稳步提升,确保批注这一语文要素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四、巧做巧悟,一日看尽长安花

【教学前思】追求迁移,落实要素

通过多次试教和比赛,我们发现当扎扎实实地做到巧入切点,巧立支架,巧扶巧放,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准确地掌握批注的方法和内容,也知道如何进行迁移运用。这才是切实有效的批注教学。孩子知道批什么,怎么批。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为了再次加深孩子对批注的印象,让批注这一语文要素在孩子的心里开花结果,最后几个教学环节做了如下的安排。

【教学片段】梳理心情,感受变化

1.摆放心情卡,感受“我”心情的一波三折。

(1)教师示范摆,确定位置。

随后,我的心情是担忧的,那担忧这个词应该在什么位置?

  1. 指名学生上台摆“自信、为难、庆幸”等词卡的位置。

(3)连线感受心情变化。你看,这样起起伏伏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排练过程一波三折,读起来特别吸引人。

让我们来回顾下刚才交流的我的心情变化的句子。

2.引读,感受心情的变化。

【教学后悟】人文关怀,超越堆砌

最后两个环节,通过孩子自己摆词卡和老师引读的方式,既梳理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又再次加深了孩子对批注的印象,将批注的感受融会于心。而这一方式也能让理性的批注教学掺杂丝丝感性的人情味,在理性与感性的兼容中,落实批注这一语文要素。


参考文献

[1]崔新月.多重对话深度批注——谈批注式阅读教学[J]. 语文建设,2016(1):32-35.

[2]刘诗伟.苏联文学教学模式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影响——兼谈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51-15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