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陈虹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60)和循证组(n=6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循证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结果: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降低,且循证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循证组(95.00%)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肿瘤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落实循证护理,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满意程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满意程度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中常见并发症,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因此,应采用相应护理方式,提升对患者疼痛控制和缓解效果[1]。本次研究将收治的120例癌性疼痛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探讨循证护理方式在患者癌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以及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癌性疼痛护理观察目标,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部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肿瘤,且经常伴有癌性疼痛,临床资料完整,无严重精神意识和沟通交流障碍,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内容,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并构建对照组与循证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0.9±3.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75±0.54)年,疾病类型:肝癌23例,胃癌18例,肺癌14例,前列腺癌5例;循证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1-72岁,年龄均值(59.9±3.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81±0.40)年,疾病类型:肝癌22例,胃癌19例,肺癌13例,前列腺癌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具体措施:①病情监测:确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确定其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变化;②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其病情状况及疼痛并发症,告知其缓解方式以及相应护理措施作用,促使患者配合并主动进行护理,并向患者发放纸质或电子形式健康手册,为其进行自我护理提供指导;③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等方式进行缓解,减少患者抗拒行为,使其配合完成各项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④体表止痛护理:使用按摩、热敷和推拿等方式对患者疼痛位置进行刺激,适当进行皮肤护理;⑤转移注意力:利用娱乐、运动、深呼吸和音乐等疗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并将对疼痛注意力分散至其他方面。

循证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①构建循证护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医师和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2名医师,4-6名护士,并对小组成员展开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其明确护理要点以及护理措施;②明确循证问题:根据患者病情及护理内容,结合相关资料,确定患者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风险、患者需求、并发症问题等各项相关注意事项,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结合患者个体需求,对干预措施进行完善;③寻找循证证据:围绕肿瘤患者护理中多方面需求、疾病相关事项及循证问题,利用学术文献等资料,在相应循证证据收集工具,如万方或知网数据库等网站支持下,寻找护理相关要点及措施,为开展护理工作开展理论依据;④开展循证护理:确定并实施具体干预措施,并将相关注意事项与基础护理进行区分。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评分标准为国际公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分等级:0分—无任何疼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疼痛较明显但尚可忍受;7-9分—疼痛非常严重;10分—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统计患者满意率,对患者发放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3],根据患者主观意愿确定满意程度等级,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5f890f2c9ba70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 ±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5f890f2c9ba70_html_12d1c6ddb3a826ce.gif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循证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5f890f2c9ba70_html_f8097f72d353803c.gif±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循证组

60

5.79±0.54

2.21±0.32*

对照组

60

5.80±0.51

4.02±0.5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循证组患者满意为95.00%,对照组满意率为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率

循证组

60

31(51.67)

26(43.33)

3(5.00)

57(95.00)*

对照组

60

27(45.00)

23(38.33)

10(16.67)

50(83.3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癌细胞增加过程中,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组织细胞,导致其产生不同程度疼痛,进而促使患者产生抗拒治疗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对治疗配合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应加强对肿瘤患者疼痛症状重视程度,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干预[4]。有关研究表明,在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和病情观测等基础护理中,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寻找循证依据,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规范,并为患者提供更多鼓励、支持、理解和多陪,能够提升对疼痛缓解效果,降低其在患者治疗期间疼痛产生的影响[5]

本次对癌性疼痛肿瘤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循证组低于对照组,而循证组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循证组更优(P<0.05)。可见,相比于对照组,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循证组护理方式使用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提升对患者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存在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可起到一定缓解效果,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寻找相关依据,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心理干预,利于提升对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和患者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淑娣.循证式癌痛护理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2):4208-4211.

[2]薛圣萍.循证护理用于肿瘤患者对其癌性疼痛护理的效果评估[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19-120.

[3]王建清,周宇鹏,宋明华.循证护理对胸部肿瘤患者术后白蛋白含量、不良情绪、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2):3930-3933.

[4]刘亚萍.循证护理在癌症疼痛病人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015(004):99.

[5]刘艳,范湘鸿,王艳.癌性伤口护理方法及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055(001):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