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及围手术期护理

雷狄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眼科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实施伤情分析搭配围术期护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眼外伤患者共计150例,根据实施围术期护理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视力恢复水平以及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后视力恢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经过围术期综合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0.05)。 眼外伤患者实施伤情分析搭配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水平,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同时提升满意度水平,促进护患和谐。

关键词: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围术期护理

作为临床常见的眼科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眼外伤本身位于人体的外部,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护理不到位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眼部结构与功能损伤,最终导致失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以及临床经验来看,眼睛作为相对比较脆弱的器官,其一旦遭受损伤就会对患者的视力带来严重的影响,而视力影响的代价就是工作与生活的双重负担。由此可见,做好患者眼部损伤护理显得尤其关键。本次研究主要采取了眼外伤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康复水平,现就相关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眼外伤患者共计1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38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为41.82±6.72,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平均年龄为41.71±6.75,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在完成基本手术工作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原基础添加围术期护理,内容如下。

⑴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阶段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紧密配合医生完成眼部的基本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患者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问题,并且积极参与到病症与治疗方案的选择讨论当中。为了有效提升康复效率,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各种患者的问题与诉求。

⑵术中护理

实施科学术中护理,首先需要做好机械损伤的护理工作,针对眼球表面存在异物的情况进行处理,特别针对一些角膜局部存在异物的患者,需要采取利多卡因溶液进行特殊处理,随后使用消毒针头进行边缘剔除操作。针对一些部位存在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检查其颅内损伤的实际情况,并且做好止血与止痛处理,避免伤口反复感染。其次,积极做好非机械性损伤的护理,针对眼部烧伤的患者实施眼部痛感护理,同时针对化学烧伤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实施抢救,采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的方式予以解决。

⑶术后护理

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及时休息,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心理沟通来去除不良心理负担,降低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饮食护理方面,需要针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同时要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食品,在恢复期间则需要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头部来回摇晃,同时也要避免触及眼部周围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术后护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饮食护理,通过高质量的饮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1.3 检测标准

在完成区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其中,评价的标准分别为眼球是否摘除、视力范围,当视力范围在0.1~0.3范围内,视为未恢复,视力范围在0.4~0.8以及患者视力完全恢复,视为恢复。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施统计对比,得分9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得分为80~90分是满意,低于8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过程中计量材料采取t进行检验,以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对照组恢复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为92%,差异明显(P<0.05)。

表一 两组患者

组别

例数

摘除眼球

0.1~0.3

0.4~0.8

完全恢复

有效率(%)

对照组

75

7

8

20

40

80

观察组

75

1

5

25

44

92

P






<0.05

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统计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施统计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为96%,差异明显(P<0.05)。

表二 两组患者客观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的

满意度(%)

对照组

75

18

42

15

80

观察组

75

24

48

3

96

P





<0.05

3讨论

作为现阶段导致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眼外伤的治疗与护理一直是医院临床治疗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需要特别做好自我防范与管理,一旦出现眼外伤,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眼外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受伤情况与类型做出精准的判断,并引导完成各种治疗工作,确保患者的康复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收治的眼外伤患者划分为对照、观察两个组别,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多种治疗手段,而观察组护理过程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了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结合患者的受伤情况来最大限度的保护眼部治疗效果,避免出现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结合研究对比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率为92%,对照组仅为80%,差距较大(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同样具有一定优势(P<0.05),由此来看,只有医护人员针对眼外伤患者实施精准分析,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辅以详细的应对措施与策略,才能够切实保障眼部保护的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行业的稳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珊.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手术患者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132-133.

[2]梁娜,王金琳.舒适护理在眼外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20,22(01):85-87.

[3]李梅.对眼外伤患者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价值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A3):115-116.

[4]田博英.对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33+117.

[5]卢雱,罗海燕.眼外伤患者伤情分析及围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4):2283-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