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伞应激对空降兵心理、生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跳伞应激对空降兵心理、生理的影响

杨祝禄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摘要:空降兵是一种高应激的军事职业。其装备的技术含量高,训练强度大,机动性强,身心负性应激反应强烈,健康的危险因素增多。既往虽有针对空降兵从应激状态的水盐、物质代谢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报道,以及对其他兵种的个性与社会支持的研究,但单纯就空降兵从应激的中介因素入手,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应用应激量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量表对空降兵某部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为探讨影响空降兵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跳伞应激;空降兵;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空降兵某部官兵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连队为单位进行抽样,共抽取1 038人,均为男性,年龄16~37 (19.36±2.28) 岁。军龄:≤2年为新兵909人,>2年为老兵129人;职别:干部23人,士官106人,士兵909人;文化程度:初中292人,高中 (中专) 674人,大专及以上72人;独生子女359人,非独生子女679人;农村兵584人,城市兵454人。

1.2 研究工具

为自设问卷,包括性别、军龄、文化程度、职别、兵源情况、是否独生子女、家境状况、入伍前职业、婚姻状况、当地气候、部队文体活动情况、业余爱好、人际关系、通信、跳伞次数及休息等16项变量。

1.3 资料收集

将所有问卷装订成册,采取集体测试。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填表方法和注意事项后,请被试者独立填写,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全部测评在2周内完成。本次共发放问卷1 092份,收回有效问卷1 038份,问卷有效率95.05%,符合统计与分析要求。

1.4 统计学方法

以有效受试样本原始数据建立Epidat数据库,再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个人和环境因素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以1.2.1中提到的16项设定指标 (界定为个人和环境因素) 为自变量,以应激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婚姻状况、气候情况、文体活动、人际关系、通信情况和休息状况等6个因素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几项均无相关。

2.2 空降兵个人环境因素、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应激的回归分析

利用分层回归技术来考察空降兵心理应激的因变量人格、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应激的影响,运算过程包括3步:第1步,利用各人口环境统计学变量对空降兵心理应激状况进行回归,考察人口环境统计学变量对空降兵心理应激状况的影响;第2步,在控制人口环境统计学变量的前提下,各人格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人格变量对应激因变量的主效应;第3步,在控制人口环境统计学变量和人格变量作用的前提下,各社会支持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考察社会支持变量对应激因变量的主效应。

3 讨论

3.1 空降兵个体和所处环境因素对应激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适度的应激可以使人变得更积极,会促使人们尽早完成角色变换,适应环境,而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则容易使人变得消极,社会心理承受力下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空降兵心理应激总分与常模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通过分层回归第1步,16个变量中仅人际关系、气候情况、业余爱好和休息情况等4个变量对因变量应激状况的解释贡献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P<0.01) 。表明空降兵的心理应激状况受这4个因素的影响较大。提示管理人员在空降兵部队训练艰苦、训练强度大、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前提下,增加军营尊干爱兵,亲如兄弟的和谐人际关系和氛围,丰富部队文化生活给官兵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展示自我爱好的平台,以及体现部队以人为本的带兵理念和充足的放松休息,将有利于降低官兵的应激水平。

3.2 空降兵人格因素对应激的影响

本次测试的空降兵与军人常模的个性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提示尽管空降兵训练强度大、任务重、危险性高,但本调查的空降兵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很强,具有情绪稳定、合作性好的特点。其掩饰性维度所表示的社会性掩饰水平低于常模 (P<0.01) ,显示在答卷过程中能做到认真、诚实,答卷结果可信。同时通过分层回归的第2步,当人格的各维度进入回归方程时,回归方程总体显著,其中神经质和内外向对应激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精神质的影响程度也有统计学意义,神经质与应激的相关系数,比内外向和精神质的要大,这似乎也表明个体神经质对应激心理反应的影响更大些,支持Jong 等的研究,即人格特征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神经质上的观点。提示我们,对于那些情感易受影响、胆小、多疑、忧郁、依赖、内省、孤僻的个体要重点关注,他们是心理应激的高水平者。

3.3 空降兵社会支持因素对应激的影响

本次测试的空降兵与军人常模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差异。提示本调查的空降兵所获得的来自上级、部队、家庭、亲人、战友的支持高于一般军人,客观基础较好,社会支持网络稳定性较强,他们在给别人支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支持别人所带来的满足感与自豪感的体验高于一般军人。从分层回归的第3步可看出,当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时,回归方程总体显著 (P<0.01) ,其中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其心理应激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支持“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和李兆申的研究结果,即社会支持能缓冲社会、心理、躯体等刺激因素对心理的不良影响。在面临生活及军事应激事件时,空降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接纳和利用,以及个体获得的实际可见的物质援助,将会有效降低自身对应激事件严重性的评价,增强耐受和摆脱紧张处境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卫功能,缓冲应激事件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保持和促进个体的心身健康水平。在控制人口因素和人格特征后,人际关系、气候情况、业余爱好、休息情况及内外向和神经质仍然对其心理应激状况有影响,说明这6个因素是空降兵心理应激状况的稳定预测变量。

3.4 建议

在缓解空降兵心理应激,维护其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建议:①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党团活动,培养官兵广泛的业余爱好,建立各类有意义的团体、组织,提高官兵的情趣素养与参与意识。②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③普及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对过于孤僻、离群、内省的官兵,有针对性地组织日常行为训练、认知训练与情境模拟训练。努力帮助其改善个性,完善自我,避免不良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④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物质援助,增加娱乐设施,开辟军中网络,扩大信息范围,还要从关注关心其家庭、同事、朋友等客观支持因素着手,不断完善相应支持系统。⑤结合驻地与训练任务,根据季节转换,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与休息,为个体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军事应激事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邬堂春,熊一力.空降兵跳伞后血浆的生化变化的初步调查与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12 (4) :235-239.

[2]邬堂春,熊一力.跳伞应激对空降兵物质代谢激素影响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8,13 (4) :212-214.

[3]周军,李菊成,江岚,等.空降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6 (4) :15-17.

[4]李宁,张理义,崔雪莲,等.社会支持与军人心身健康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5) :58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