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妇产科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

薛萍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近期,同事的妻子和她的母亲爆发了非常激烈的争吵,原因是刚出生的孩子被确诊为了营养不良症,然后加重了婆媳之间育儿观念的冲突。虽说同事作为医生,但它也不知道该如何调解矛盾,将两人的关系导向正轨。从某种层面来说,婆媳几乎是“天敌”,尤其当遇到现实冲突时,双方的矛盾将会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境地。再者,这一现状也从侧面说明了两代人育儿观念差异的显著性,即便是医生也无法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鉴于同事所遇到的窘境,再加上有很多人不了解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症,笔者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汇总整理,希望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

新生婴儿营养不良主要指的是新生婴儿由于长时间营养或能量摄取不足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症,当然家长的喂养方式和新生婴儿自身的肠胃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其营养不良症状。如果这一病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那么新生婴儿的智力与脑部发育都将受到影响。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其护理工作,在明确其诱发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新生婴儿的营养状况。

一、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的诱发因素

首先是营养摄入不足。虽说婴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起点,但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婴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最高,所以如果喂养不当,则会让其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缺乏蛋白质和能量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具体原因为母乳不足,且未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转奶期未使用辅食或辅食使用不当。

其次是没有帮助新生婴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包括偏食、挑食,只吃零食或是不吃早餐等问题。根据临床经验可知,这类问题多与本案例中提到的育儿观念差异有关。父母因为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所以会在这方面对孩子严格要求,但长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有时候还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年轻父母“对抗”,所以很难帮助新生婴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再次是消化不良。这里所指的“消化不良”即新生婴儿的消化吸收障碍,主要包括唇裂、腭裂、幽门梗阻、迁延性腹泻和过敏性肠炎等消化系统异常问题。

最后是营养需求量增加。假如新生婴儿存在急、慢性疾病,那么在这一阶段则会造成相关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造成营养物质缺乏的问题,最终造成营养不良。需要注意的是,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的早产儿、双胞胎经常会出现这类症状。

二、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体重明显减轻是新生婴儿营养不良最为典型的症状。此外,存在营养不良症状的新生婴儿还会出现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等症状,如果问题进一步严重,那么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将出现进一步紊乱。具体紊乱症状主要包括消化液和酶分泌减少、酶活力降低、肠胃蠕动减弱和菌群失调等,此时新生婴儿会变得极容易发生腹泻,并引发各种感染问题。如果是急性营养不良的新生婴儿,那么就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无法对新生婴儿的营养不良症状进行有效的干预护理,则会使其出现精神抑郁或是焦躁不安等症状,之后还会让其变得反应迟钝,进而影响其智力发育。

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将新生婴儿的营养不良病症分为以下类型:①由于能量供应不足而造成的营养不良;②由于蛋白质供应不足而造成的营养不良;③介于两者之间的营养不良。

三、新生婴儿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分析

1、合理喂养

具体来说,家长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下根据新生婴儿的营养不良程度、消化能力和对于食物的耐受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食谱,以更好的满足其营养需求。如果新生婴儿属于轻度营养不良,那么则可以在维持其原有膳食计划的基础上在其食物中添加高蛋白和高热能的食物。如果新生婴儿属于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那么则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逐渐增加其食物中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在选择对新生婴儿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要根据婴儿的食欲来决定喂养次数和喂养时间。简单来说,他们什么时候想吃奶就要什么时候喂,不能限制。假如不对营养不良的新生婴儿实施母乳喂养,则前期需要给婴儿喂食少量的稀释牛奶,要做到少量多次喂食。等到出生5日后,则可以逐步增加喂食的奶量和浓度并适当减少喂食次数。如果婴儿的年龄较大,那么在给其喂食牛奶的基础上还应当给其喂食适量的蛋类、肝类、肉类和鱼类食物。此外,还需要在给婴儿喂食时注意其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补充,可以适当让其吃一些蔬菜或水果。

2、常规护理

婴儿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对病房内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家长在这一环节要做好辅助工作。之后还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新生婴儿进行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此外,在按摩之前要使用50%的酒精对婴儿进行消毒,主要是为了提升按摩效果。最后要做好婴儿血压、脉搏等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并及时给婴儿更换尿布,做好其口腔护理。

3、静脉营养

如果需要对婴儿进行静脉营养治疗,则要主要保护好婴儿的血管,所以要尽量使用可留置针管。一般这类针管可在婴儿体内留置一周,但要定时观察留针部位有无渗血或渗液问题,家属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汇报给医护人员,让其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控制好输液的速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输液泵对婴儿进行24h输液,主要是为了控制好输液速度。

4、生活护理

家长在对幼儿的皮肤进行清洁时千万不能使用刺激性清洁用品,之后还要控制好水温。此外,要尽可能保证患儿的床铺是干净和干燥的,以确保能够提高其抗病能力。除了关注以上生活中的细节之外,患儿的心理护理也同样重要。医护人员会站在专业的角度帮助婴儿建立起母婴间的依恋关系,以确保其能够健康发育、成长,期间家长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配合。

针对新生婴儿的营养不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直接影响到婴儿的全面发展。过去,家长因为不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所以总在按照老经验、老方法对其进行护理,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今后要做好这方面知识的自我学习,要给予医护人员足够的信任并积极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共同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