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7
/ 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冀永志

潍坊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山东省 潍坊市 261105

【摘要】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计划,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公共关系和企业形象等各个方面。运用知识产权管理,整合企业的相关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开发,挖掘其中蕴涵的巨大商业价值,最终达到管理目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任务。要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推动和加强有效的知识开发和产权保护。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安全问题与对策


  1. 引言

从2000年开始,我国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度增加,专利质量不断提高。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工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知识产权虽然已不再是人人都不懂的一纸空文,但现有加密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例如:随着规模扩大,知识产权的总体质量不高;替代措施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使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HTS是对政府政策的补充;较低的更正费用和较高的维权费用;以及在知识产权执行、诉讼和其他领域存在许多法律空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侵害企业知识产权。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1缺乏一种严密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要求有严格的组织和制度。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公司都会聘请律师帮助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且目前尚未设立专门的研发管理部门,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导致企业缺乏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2缺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相关人才

在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法律事务,全权交给外聘的律师事务所管理,不会专门聘请专业的相关人才。且市场上缺少知识产权管理概念,无法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实施知识产权获取管理、权利保护管理、应用程序管理、日常管理、策略管理、经营管理甚至国际经营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而缺乏能紧密整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商业运作的专业人员,导致了许多专利申请得不到管理和充分利用。

1.3企业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得比较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还比较薄弱。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高,内部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建立和实施;服务于自身技术和企业发展的体系;专利申请数量少,质量差。据调查,中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还有超过半数的小型企业没有申请专利。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还处于保护水平不高的阶段。很多中国企业没有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这些企业没有能够及时提高他们商业价值和没有发挥知识产权在吸引投资方面的巨大作用。

1.4企业缺乏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

当前,我国许多大型企业如海尔、联想等都对知识产权进行了比较系统和规范的管理和战略规划,但仍有不少企业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管理,尚未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进行战略规划。在战略规划方面,很多企业只申请中国专利,导致技术流失率高,专利申请后利用率低,产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另外,还容易导致陷入专利“陷阱”和“雷区”,侵犯他人专利权,不但要付出高额赔偿,还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1.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加强企业领导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领导人员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更系统地学习知识产权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加深对知识产权和企业的理解。理解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全面审视知识产权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知识产权管理在知识产权形成、保护、发展和价值运作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将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实现管理的战略化、形成、保护、发展和价值运营的具体战略计划,重视和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与技术开发、创新和资本运作有效结合起来,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利润来源的源泉。

2.2企业积极聘请和培训知识产权专业相关人才

企业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如“走出去,请进来”,将想要从事或已经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人员,派遣到国内知名的研究机构或其他机构进行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深入研究。通过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前沿知识的研究,探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前沿问题,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创新、管理、运行和保护,使其经济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和提高。

2.3企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涉及到知识产权管理,都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这一部门的运作也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企业需要积极聘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或是聘请相关人才对公司相关人才进行培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在运行过程中,要认真梳理公司现有的版权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工作,制定详细的知识产权管理计划,制定公司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并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培训计划。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使得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2.4.建章立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奖惩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实施细则》等复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依据。


  1. 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建议

3.1政府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在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健全知识产权立法,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指导和改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建设;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和专门培训;开展大规模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

3.2企业深化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

企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应深化知识产权管理理念,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研究,把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

3.3企业设立专门的只是产权管理部门

企业应当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由企业决策者直接领导。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公司知识产权的申报与保护;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进行战略研究;为公司员工提供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建立公司内部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等。为了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政府和高校专业科研人员的资源,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快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进程,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 结束语

每一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都有其局限性,但只有积极吸收其他企业和专利业的管理经验,才能找到符合企业实际的专利管理机制和策略,提高企业的专利管理水平。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能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达到维护企业利益的根本目的。因此企业应该加重对这方面的人员培训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参考文献

  1. 杨志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J].商业时代,2009(03).

  2. 安春明.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09(05).

  3.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