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辅酶与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瑞替辅酶与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刘超慧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 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瑞替辅酶与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脑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合瑞替辅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脑栓塞临床治疗中,采用瑞替辅酶联合依达拉奉有着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瑞替辅酶;依达拉奉;早期脑栓塞;治疗效果


临床上,脑栓塞属于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因在于患者皮质支动脉或其脑动脉主干发生粥样硬化而生成血栓,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堵塞,造成患者脑部局部供血不足或中断,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软化坏死[1]。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前,患者具有视力模糊、眩晕、肢体发麻等症状,发病时间集中于睡眠中或晨起时,伴随着面部神经麻醉等。治疗后,血栓消退并不意味着患者粥样硬化的动脉也随之消退,可以再次形成血栓,因此脑栓塞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基于此,为研究瑞替辅酶与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治疗中的效果,笔者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早期脑栓塞患者90例展开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医院治疗的早期脑栓塞患者9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脑栓塞,发病时间不超过6h。其中,实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64.2±2.6)岁。合并冠心病患者15例,高血压10例,主动脉血栓12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4.4±2.4)岁。合并冠心病患者16例,高血压11例,主动脉血栓10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治疗,30mg/次,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稀释,然后静脉滴注,持续30min,2次/d。

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合瑞替辅酶治疗,18mg瑞替辅酶溶于0.9%浓度的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缓慢推注,推注时间不得少于5min。推注完成后30min,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若患者肌力抬高在3级以下且无出血,需要重复给药。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所下降,症状好转。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下降,症状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

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损伤情况,根据NIHSS评分进行判定,所得到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愈加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疗效比较

从下表可以看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45

20(44.44)

22(48.89)

3(6.67)

42(93.33)

对照组

45

15(33.33)

20(44.44)

10(22.22)

35(77.78)

X2

-

-

-

-

4.4056

P

-

-

-

-

P<0.05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从下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两组都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5

6.03±1.11

2.51±0.56

对照组

45

6.01±1.12

3.72±1.09

T

-

0.0850

6.6236

P

-

P0.05

P<0.05


3讨论

当前,在脑卒中治疗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已经成为标准疗法,脑栓塞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早期治疗同样以溶栓为主。脑栓塞发病机制为脑动脉系统受到血栓堵塞而导致动脉远端供血中断或减少,使得患者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软化坏死,同时还会引起周围动脉痉挛等,进一步加大了脑缺血损伤的范围[3]。而研究发现,在脑栓塞患者中,心源性脑栓塞占据60%以上,非心源性脑栓塞则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脑栓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溶栓,在发病后6h内恢复血管再通,防止缺血的脑组织进一步坏死,增强侧支循环供血,改善缺血半暗带供血状况,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瑞替辅酶(r-PA)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其溶栓效果明显,属于注射药剂,对于心源性脑栓塞有着确切的效果,规格为0.5mU,一般在发病12h内使用效果最佳,尤其是6h内,效果更明显。而依达拉奉属于酚类自由基保护剂,可以消除患者大脑内有着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集团,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脑部缺血半暗带发展为梗死的风险,延缓缺血脑组织的坏死[4]。依达拉奉与瑞替辅酶相结合治疗脑栓塞,其急救效果确切,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瑞替辅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单纯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7.78%,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中,治疗前,实验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相比治疗前,两组都明显下降,说明都有一定的效果,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IHS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在早期脑栓塞临床治疗中,采用瑞替辅酶联合依达拉奉有着确切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闫宏亮.瑞替辅酶与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904-4904,4910.

[2]张桂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11-912.

[3]郭丽,郑翔丽,纪红等.依达拉奉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369-1372.

[4]王妮,郭生龙,杨谦等.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2):6294-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