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中职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新媒体下中职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朱文君

浙江省台州市 仙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17300

摘要: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的新媒体对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中职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采取技术为己用的的方式,将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渗透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策略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与普通高中相同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时空观下通过史料实证和理解,解释历史,形成自身的家国情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带动性,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对教育形式、方法以及教育者自身信息接收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历史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任。

一、新媒体对中职历史学科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一)中职历史学科教育面临的挑战。首先是教师队伍不足。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以技能教育优先,以我市为例,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师寥寥无几。即便是在职业学校任教,都已经转教其他学科,除了个别学校开设了历史类的选修课。其次,中职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兴趣不强。传统的课堂历史教学不能很好的引起原本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的注意。第三,中职学生对新媒体传播的历史观缺乏明辨能力。当前,中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头条、网站、抖音等零散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存在杂乱、不良的内容,尤其是近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娱乐化的方式广泛渗透,以图文并茂、小视频、小段子等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信息,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缺乏甄别能力,也没有免疫力,容易影响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二)中职历史学科教育迎来的机遇

中职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肯定了历史学科在育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改进现行中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历史学科教育在中职学校的顺利展开提供指导。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中职的历史教育更为开放。学校可以利用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丰富老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新媒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一)培养中职历史学科师资队伍

中职历史教师是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中职历史教育的人力保证。教师的思想品质、专业学识、工作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水平。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中职历史教师,目前尚无可能,但以合适的方式、内容,较快的招聘和培训师资队伍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对历史教师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一方面要充分的理解和领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够将具体的史实同历史学科素养的各个方面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信息整合与甄别的能力。根据教育目标,对纷繁的信息进行甄别、整合、加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形成自身的历史观。

(二)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中职阶段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整合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好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成功的一半。因此,要系统的把握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包含了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等环节的设计。一是课程目标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学科设计方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引领作用。中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应该是三维目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主题环节设计。围绕核心素养整体目标进行主题环节设计。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脉络清晰化,把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也就是从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出发,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再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具体方案。课程的整体设计,也是依据唯物史观,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整体设计方案。

(三)充分应用新媒体的技术

以移动互联为技术体系支撑的新媒体形态,能够快速的实现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互联网上有着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资料、图片、视频等都可以来源互联网,老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课堂进行补充,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也可以对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其次,以微课、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问题和指导。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在局限于老师台上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有利于以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分析学生的日常生活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历史的发展,激励学生的家国情怀,清楚自己的国情,形成对本国文化和建设的认同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采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是有教学理论、目标、过程、方法、手段、环境等方面综合的实施过程。这些方面的组合及其侧重不同,在实际中教学出现了多种范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中职历史教学模式可供选择的比较多,有讲授模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模式等等。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 不同的章节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必须遵循有效性原则,就是教师有效的课堂行为,有效的学生行为和有效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五)建立多元的课程评价方式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设计出有趣味,体现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评价方式。

1. 历史话剧式评价方式。针对性的选取课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故事,由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自行选择扮演的历史人物角色和历史时空场景,撰写台词和脚本。让学生在排演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和情感价值观。

2. 项目任务式评价。学生可以选择新媒体中的一些现象,提出历史观点,并以此做出评价。

3. 汇报演讲式评价方式。通过对课程中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深入的学习、探讨,将自身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感悟,以汇报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同学们,从而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有效的集中,

4.其他评价方式。比如微博点赞,朋友圈转发,参与辩论,留言等方式。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培养学生依据学科核心素养来应用史料实证能力和解释历史的能力,真正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获得人文素养。

中职历史教学成效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充分结合新媒体和中职历史教材,提高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中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传燕 .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5):106-107.

  2. 李娜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J]. 文教资料 ,2017(29):235-23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