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角度的教学反思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2
/ 2

基于批判性思维角度的教学反思研究

宋涛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促进教学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的功能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对当前教学反思现状的分析,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对教学反思的过程、策略以及实施有效反思的前提进行整合研讨,旨在为形成长效的教学反思机制提供一种可能,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反思观,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批判性 策略

引言

教学反思能力是贯穿教师一生的重要能力。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信息与反馈信息,深入反观整个教学活动,从而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反思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相当数量的一线教师并未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更不用说通过教学反思成为名师。这不得不引起重视,去探究教学反思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为形成正确的反思观与长效的反思机制打开新的局面。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角度的教学反思策略

对于教学反思的定义,学界仍未达成一致。总的来说,各个定义的共通点都认为教学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有意识地对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的高级思维活动。1批判性思维与教学反思同起源于杜威所提出的反思性思维,二者都是对思维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思维相近且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思维有交叉融合之处,反思是批判的应有之义。批判性思维包含怀疑-合理论证-反思三个环节。以批判性思维的运作体系指导教学反思,使教学反思形成合理的分析策略,为形成长效稳定的反思机制提供可能,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一)以对教学活动的合理怀疑为内容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获得教学知识的一种方式,需要教师从自己的教学活动出发,对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如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进行合理的质疑。合理的质疑不是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否定或反驳,而是不可对教学活动构成要素的直接记录或接受,多善于问为什么,合理的质疑是教学反思的动力和方向。教师常常将教学反思理解为教学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创新之举的记录。而不去深入探究成功、失败、创新是否合理,是偶发性还是具有常规性?背后有没有相关理论支撑?如果改变教学设计是否还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了合理的怀疑,才能使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设计趋于完善。

(二)以合理的分析推理方法来论证

当我们对教学活动中某一构成要素提出质疑后,理应对自身的观点进行有效论证分析。不同于教师基于日常经验对教学活动所作的猜测和玄想等一般性思考,教学反思是在合理质疑的疑难情境中,对疑问进行验证分析的过程。这个反思过程需要合理的分析推理方法作为工具支撑,延展思维思考外延和深度,得出有效的、有说服力的解答结论。合理论证的分析过程,是批判性思维视域下教学反思的核心环节,正确的分析推理,应体现批判精神,有了正确的论证分析,才有合理宝贵的思考结果。

(三)以常态的反思实现教学反思的良性循环

批判性思维的第三个环节是反思,这种反思是对得出的推论进行主动的、连续的、缜密的思考。当我们对怀疑进行合理质疑后,通常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些质疑或假设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解释,最终产生了相对合理的猜测性结论且仍需进一步检验,以求无限接近真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世界时刻是运动的,人的认知过往往程经历了懵懂到清晰、肤浅到深刻、低级到高级的转变,在不断地反思中更新知识。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每一次反思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在未发现更好的结果之前,暂时接受此结果并依据此结论为下一次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作出恰当的行动,但要时刻提醒自己,这并非真理,反思没有终点。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架构或所得出的合理论证,在不断地循环往复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角度的教学反思策略实施的前提

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以促进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需要教师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在反思中能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从一般性思维的教学反思过渡到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对教师反思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或前提,包括:教育知识理论的积累、发现问题的洞察能力以及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观意愿。

(一)博览群书,加强教育理论修养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更需要教师有丰厚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提升教育理论修养,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反之,教学反思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重复的低水平阶段,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学反思只是成为了具体教学个案的实录,长此以往,教学反思最终成为依循主观猜测的经验主义模式。加强理论修养,培养批判精神,对教学活动、教书育人有自己的独立深刻的见解和看法。

(二)处处留心,培养发现问题的洞察能力

批判性思维角度下的教学反思策略,需要教师处处留心,在教学活动中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洞察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发现隐藏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质疑的前提,是有问可提。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便无法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隐藏的问题“苗头”,反思教学活动表面似乎一切都是合理,从而得出错误的验证结论,等到问题的爆发再来反思,只能嗟叹呜呼,早点发现该多好!

(三)持之以恒,保持强烈的反思意愿

批判性思维角度下的教学反思,是对思维的思维,是思考的思考。是高级复杂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枯燥单调的忍耐过程。批判质疑,查阅资料,分析推理,重新设计,有效实践,这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气力的过程。对待这样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不忘反思初心,持之以恒,积极长效地保持强烈的反思意愿,这是批判性思维角度下教学反思的内在动力。及时调节倦怠心理,多种形式如同事交流、倾诉缓解心理压力,享受反思所带来的教学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与反思意愿,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反思。

结语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明确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社会与教育研究者大力提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正日益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然而口号的响亮并不代表教学反思的实践一帆风顺,当前的教学反思存在着反思意识薄弱、反思流于一般性思考、缺乏有效理论指导等诸多问题。针对教学反思实践杂而无序,劳而无功的局面,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对当前的教学反思提供了可行的反思策略,反思是批判的应有之义,批判也应成为反思的必由之路。从质疑-合理论证-反思的运作环节,对教学反思进行操作实践,深入思考“反思什么”、“怎样反思”的问题。同时明确实行反思策略的前提即对教师反思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为教学反思搭建完善的架构,形成长效的反思机制开辟新的方向、道路,为完善教学反思体系提供一种可能和建设性建议,真正实现教学反思的重要价值,促进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胡开霞.初中语文怎样做好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2016(05).

[4] 叶际琴.以教学反思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J].太原教育学院报,2006(03).

[5] 何其梅.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 何其梅.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