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对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思考

尹长江

昆明市东川区消防救援大队云南省昆明市 654100


摘要:众所周知,地震灾害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及社会稳定、民生安全,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必须长期面对并综合施策。为配合国家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新形势、新特点、新需求,本着“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强、专业性救援队伍建精、社会救援力量面广”的建设导向,科学规划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积极防治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震灾害;救援队伍现状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面对“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要求,要了解灾害形势,分析消防救援队伍现状。如何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1我国地震灾害分布态势及特点

(一)地震带分布点多、面广。在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体系中,我国境内分布有23条小型地震带,就其地质成因、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关联性,又可将其归类为青藏高原地震区、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区、东南沿海(台湾)地震区等四大地震带区域。(二)地震灾害高危省区突出、集中。结合我国地震发生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可见各省份遭受地震危害的频次有高有低,灾害高危区域分布集中、明显。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据显示,目前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宁夏、河北、内蒙古、山西、辽宁、天津和台湾等地区的地质活动较活跃,总体来说西南、西北、华北和台海地区属于地震灾害高危片区。

2当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应急救援部门协同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应急管理施行以灾种进行部门式条块管理的组织体制,过度专业化形成的是一个个相互割裂的应对系统,优势是职责清晰、响应迅速,劣势是分隔管理、协调困难。各部门建立的信息系统也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信息壁垒深厚,协调沟通效率低,在应对复杂灾害事故时,形不成应对事故灾害的整体合力,救援效能不高。当前,国家虽已组建应急管理部,但当前机构改革仍未到位,应对自然灾害的高效协调仍需时日。就地震灾害救援而言,在地方政府中应急管理厅(局)、地震局、气象局、消防救援总队仍以条线管理为主。

2.2重点方向专业救援力量不充足

现有队伍执行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性不突出,除消防救援队伍外而且大多数是随用随抽组,队伍组成不稳定,地质灾害救援攻坚能力难提升。然消防救援队伍编制少,事务多,以云南消防救援总队为例,三类总队的编制人数,在地震灾害来临,既需保留力量应对日常火灾和城市应急救援处置,又需派出力量应对处置地震灾害事故,立即面临人少事多的囧境。整体而言,我国现有地震和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十分匮乏,特别是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湖南、京津冀及周边、福建东南沿海等受地震和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区域,现有救援力量难以满足救援需求。

2.3专业救援队伍的不足

目前,在地震灾害中,救援的主力军,就是专业的消防救援队伍。据相关调查统计,在地震救援专业人员所占人口比例方面,我国只有0.011,相比于丹麦的2.31,法国的1.73,德国的2.14,所占的比例相当小。由此可见,我国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因此不能全面和快速的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3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建议

3.1制订完善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激励约束政策

制订完善社会应急救援激励约束政策,提升民间救援队伍的荣誉感、使命感。对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表现好的队伍给予适当的表彰或奖励;对不服从现场调度指挥等而导致救援不顺的队伍,由属地政府部门进行通报批评,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计入个人的征信系统;违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由负责登记管理的民政部门依法处理。

3.2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要健全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资源共享、高效衔接、职责明确、边界清晰的应急指挥协调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军地联动应急指挥协同机制,提升协同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能力。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应急救援的牵头部门,要发挥好中心作用,配齐配强精干力量,优化队伍专业结构,打造“统一、权威、高效”的实战化指挥机构,与消防救援、自然资源、住建、林草、地震、公安、森林消防、交通运输、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接入数据,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研判。在应急救援现场实行专业化指挥官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地方政府指挥长与专业队伍指挥官作为应急救援的两个层次,做到相互联系,又独立行使职权。地方政府指挥长主要在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指导指挥,专业队伍指挥官主要在技术和战术层面组织指挥协调,实现有力、有序的科学救援。

3.3完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

推动消防救援队伍向“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从灭火救援的单一灾种救援转向全灾种的救援,作为各级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改制正处于三年过渡期阶段,各项政策正在顶层设计,消防救援队伍处于负重前行阶段,应急管理部门高层需出台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机制、职业荣誉感建立、谋划装备建设规划、制定装备配备指导意见,完善装备配备,合理增加队伍编制,为遂行多样化、专业化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基本保障。

3.4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应对法制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应与自身工作需要相结合,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依据相关法律程序,从提高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视角出发,对有关预案管理和地方性配套法规进行修订。利用法制建设,对应急管理综合应对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统一规定对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的目的、范围、方针和政策,使之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在法律法规上,国家需要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使之真正有法可依,为顺利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3.5布局建议

结合各区域经济与人口规模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等要素,遴选建队。特别是针对新疆、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福建等地震灾害救援任务艰巨的片区;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质安全保障要求高的一线特大城市;对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广西等自身地质灾害救援有需求,同时兼有疏解临近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就近增援特大城市地质灾害救援需要的“拱卫型”省份,坚持“高危片区加厚、重点城市互补”的力量布局意图,建议在加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执行地震救援能力建设的前提下,分别再依托部分国家级矿山救援队等部门(企业)队伍,进一步扶持建设一批标准化地震灾害专业应急救援队,重点执行“高危片区重防、灾区机动攻坚、国内全境到达”的使命任务。最终形成“国家区域陆搜与救护基地+片区专业队队伍+全国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布设格局。

3.6建立协同联动机制

建立军地应急救援协同合作机制,开展抢险救援联合训练演练,共同担负起突发事件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投运、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探索建立跨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建立区域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实现救援资源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陈虹,闻明,王巍,徐爱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现状及能力分级测评[J].中国应急救援,2018(03).

[2]邵卫卫,孟群华.在忧患中寻找契机——5·12汶川地震应急救援反思录[J].现代职业安全,2008,(09).

[3]胥良.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3,33(2):208-211.

[4]张淑文.大规模地质灾害救援队伍调配优化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