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研究

张铁俊

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73500

摘要:全固态锂电池发展过程中,固态电解质是其中的关键材料,应用固态电解质能够有效解决常规锂电池安全问题。本文对固态电解质中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以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分别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固态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研究

传统锂电池采用有机液态电解液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小的安全问题[1]。当前,在全固态锂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为有效解决全固态锂电池使用安全问题,扩大全固态锂电池的容量,增加电池使用寿命,推动全固态锂电池的实用化,就需要深入研究全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

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按照物质结构划分,主要有玻璃态(非晶态)电解质和晶态电解质。玻璃态电解质包括反钙钛矿型Li3–2xMxHalO固态电解质和LiPON薄膜固态电解质。晶态电解质包括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钙钛矿型Li3xLa2/3–xTiO3固态电解质,NASICON型Li1+xAlxTi2–x(PO4)3和Li1+xAlxGe2–x(PO4)3固态电解质等。

反钙钛矿结构固态电解质的成本低且环境友好,同时在室温条件下有着高离子电导率(2.5×10–2S/cm),这一固态点价值还有着热稳定性以及与金属Li稳定和优良的电化学窗口等特性。当前,主要研究的反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为Li3ClO。通过掺杂高价阳离子(如Mg2+、Sr2+、Ca2+、Ba2+),可以让晶格中出现大量的空位。而大量的空位,能够有效增加锂离子的传输通道(见图1),降低Li+离子扩散的活化能,进而提高电解质的离子导电能力。

5f926b190aa90_html_6bf9903cfc9899ae.png

图1 反钙钛矿Li3ClO的晶体结构图

在高纯氮气中,采用射频磁控溅射高纯LiPO4靶就能够得到锂磷氮氧(LiPON)薄膜,所得到的薄膜电解质厚度在1µm以下,且电阻较小,能够有效应用于薄膜锂离子电池。这一电解质有着良好的综合性能,室温条件下离子电导率为2.3×10–6S/cm,电化学窗口达到5.5V,且有着较高的热稳定性,与LiMn2O4、LiCoO2等常用正极和金属Li负极有着很好的相容性。

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的通式为Li3+xA3B2O12,其中:A表示的是八配位阳离子,B表示的是六配位阳离子。AO8和BO6以共面的方式,通过交错连接从而构成三维骨架,骨架当中的间隙,由O构成的八面体空位和四面体空位填充。制备LLZO的传统方法有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固相法得到的LLZO室温离子电导率较高,而溶胶–凝胶法更容易获得纳米级LLZO粉体[2]

钙钛矿型Li3xLa2/3–xTiO3(LLTO)电解质有多中优势,比如制备工艺简单,结构稳定,成分可变范围大等。晶界电导率控制着LLTO的总电导率,对Li/La位和Ti位掺杂,能够有效提高颗粒电导率。LLTO与金属锂负极间有着较差的稳定性,金属锂可以将Ti4+部分还原为Ti3+而引入电子电导。通过在LLTO表面涂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能够有效避免LLTO与金属Li直接接触,所组装起来的全固态电池循环性能更加优良。

Na3Zr2Si2PO12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具有NASICON结构。该电解质不仅可以导钠,而且可以快速传导锂离子。使用三价离子Al,Cr,Ga等进行取代掺杂,得到Li1+xMxTi2−x(PO4)3,其中Al掺杂的Li1+xAlxTi2−x(PO4)3(LATP)电导率最高。该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大于10–4S/cm。与LLTO类似,LATP使用金属Li电极时,Ti4+被还原成Ti3+,在LATP和金属Li之间添加聚合物作为缓冲层,以此来避免电解质与锂负极间的不可逆反应。通过熔盐淬冷法制备Li1+xAlxGe2–x(PO4)3(LAGP)电解质兼具陶瓷与玻璃的优点,其离子电导率达到10–3S/cm。

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相比,有着更高的离子电导率,且氧化电位也更高、晶界电阻更低。这是主要是因为硫的离子半径大,极化能力比较强,因此能够构建更大的锂离子传输通道。同时,与氧相比,硫的电负性更低,使得锂离子与相邻骨架结构间的键合作用有所弱化,自由锂离子浓度也有所增加。硫元素与许多主族元素都能够形成更强的共价键,这就使得相应的硫化物更稳定,与金属Li不会发生反应,这样硫化物电解质的化学和电化学就有着很强的稳定性。按结晶形态划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包括晶态固态电解质、玻璃固态电解质及玻璃陶瓷固态电解质。

用硫替代LISICON中的氧可以得到thio-LISICON结构晶态固态电解质。硫化物晶态电解质Li10GeP2S12(LGPS)具有锂离子三维扩散通道,在室温条件下其电导率能够达到1.2×10–2S/cm。还有另一种新型硫化物晶态电解质Li

9.54Si1.74P1.44S11.7Cl0.3,在27℃时该材料离子电导率能够达到2.5×10–2S/cm,是LGPS的2倍。

硫化物玻璃固态电解质有Li2S–SiS2和Li2S–P2S5,其本征电导率在10–8~10–6S/cm范围内,经过高温析晶处理后,相应的玻璃陶瓷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能够达到10–4~10–2S/cm。部分Li2S–P2S5玻璃相经高温析晶处理后,会发生晶化并形成玻璃陶瓷,两相结构明显使得电解质电导率提升。高温析晶和机械球磨处理后,能够得到中间相thio-LISICON II类似物,这一物质会将电解质80Li2S–20P2S5的离子电导率由1.7×10–4S/cm提高到7.2×10–4S/cm,而锂含量更低的70Li2S–30P2S5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离子电导率为3.2×10–3S/cm,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此外,通过掺杂,在硫化物玻璃电解质中引入新型的网络形成体,也可以提高锂离子电导率。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潮湿空气中不稳定,易生成H2S。在75Li2S–25P2S5电解质体系中添加FeS、CuO等添加剂,能够明显抑制H2S气体的产生。

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一般是由金属盐和极性高分子络合而成,这一固态电解质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且其力学表现更加柔顺,还有黏弹性和易成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电解质之一。

基于聚氧乙烯(PEO)电解质的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导电过程主要是Li+不断地与PEO链上的醚氧基发生络合–解络合,通过PEO的链段运动实现Li+迁移[3]。因此,决定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是自由Li+的数量和PEO链段的运动能力。但由于室温条件下PEO容易结晶,且在无定形相中锂盐的溶解度较低,载流子浓度低,锂离子迁移数小,因此,室温条件下PEO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仅为10–7S/cm。可以采用共混、共聚和交联等方法对PEO基体进行改性,能够有效降低PEO基体的结晶区,进而增加其链段的运动能力,增强锂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实现离子电导率的提高。除PEO基体系外,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中还包括聚碳酸酯基体系和聚硅氧烷基体系。

结束语

通过研究发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在室温条件下的例子电导率相对较高,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更易于加工,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有着很好的成膜性能。在选择相应的固态电解质时,应当结合全固态锂电池具体的制备要求,选择合适的固态电解质,才能有效保障全固态锂电池性能的充分发挥,推动全固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杨,丁飞,等.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5(5):615-626.

  2. 任耀宇.全固态锂电池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7,35(8):26-36.

  3. 王蔼廉,计文希,等.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9(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