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经验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经验交流

金明光

辽宁省 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镇中心小学 辽宁省 朝阳市 122000

摘 要:笔者从事乡镇中心小学教育工作35年,见证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结合区情、乡情和校情实际,在实践中趟出新路子,总结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经验,对于今后农村小学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 教育 质量 改善 崭新篇章

几年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镇中心小学立足实际抓教育,踏踏实实提质量,取得了一些让上级和群众满意的经验和成果,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紧跟城区步伐,着力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孙家湾镇地处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西南部,镇政府位置距朝阳市中心城区距离约15公里。孙家湾镇中心小学距朝阳市中心城区最远,距离约30公里,所辖5所村小距朝阳市中心城区相对较近,但也有20余公里的距离。2008年以来,着眼于改善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坚持想门路、找出路,在改善全镇小学办学条件上实现了较大突破,昔日险情不断、破旧不堪的办学条件得以大力改善。学校紧紧抓住“双高普九”和均衡区创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双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财力支持,使孙家湾镇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5月,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校际均衡发展,孙家湾中心小学合并梁东7所老、旧村小学,建成了双塔区第一所半寄宿制小学。该项目投资900万元,2008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9月,争取资金162万元实施白大营子小学操场硬化;2011年9月,争取资金46万元用于维修校舍;2012年和2013年,投资500万元实施4所村小维修改造,投资180万元建设标准化中心幼儿园;2017年,争取资金近100万元,实施专用教室建设;2019年4月,争取资金850万元,实施2所村小翻建工程和另建设1所梁东标准化幼儿园。在短短的几年内,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资金已经超过城区学校,这足以证明孙家湾镇中心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决心和信念,只有条件改善了,才谈得上发展。

二、结合乡村实际,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因地域等因素,每个农村学校的情况都不同,孙家湾镇中心小学是由7所村小合并建成,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只能在学校住宿,住宿期间的学习怎么抓、课怎么上成了摆在桌面上的大问题。于是,孙家湾镇中心小学结合师资队伍情况,创新实施了“白班+夜班”跟班制度,即:家在市区居住的青年教师任白班班主任和科任,家在本镇农村居住的老教师任晚班班主任。如此安排,既解决了青年教师住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教师的工作负担,既让学生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又使寄宿制学校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孙家湾镇中心小学邀请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蹲点教研”,狠抓班主任、青年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升,积极组织举办教师业务能力比赛和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层面的教师素质大赛,经过培养和历练,全镇现在有省骨干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19人,市名师2人和区骨干教师14人。同时,孙家湾镇中心小学注重全镇小学的内涵发展和特长培养,写字特色校、足球特色校的载体活动搭建丰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多点开花,取得了好成绩和好成果,学校被评为朝阳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区级小学生足球联赛连续三年取得冠军。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养习惯、打基础,多年来,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加强与镇中学的沟通协作,本着“哪里薄弱就加强哪里,哪里有潜力就突出哪里”的原则,认真抓好常规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得镇中学的学苗越来越好,中考升学率连年攀升,多年在全区独占鳌头。

三、强化队伍思想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高不高,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前景好不好。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农村学校,条件越是艰苦,越是要留住教师,越是要让教师的水平跨入高层级。2008年以来,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向上争取招聘新教师38名,有效缓解了用人压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新教师培训和党支部书记抓新生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党建项目等创新途径,新教师的干劲更足、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利用国家的好政策,朝阳市农村学校教师全部享受乡村教师“差别化”补助和岗位补助,教师的工资连年提升,从事教育的情怀更浓。按照区委教育工委和区教育局党组的工作安排,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做足功课,深化师德师风问题治理,规范校风教风学风,连续多年未发生“三乱一罚”问题和教师违规违纪问题,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已经形成。不落后于城区学校,不满足于现状,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秉承这种精神,才会有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实现新担当。教师队伍建设的抓铁有痕,教师留得住、工作很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格局逐渐形成。

四、统筹抓好保障,奋力谱写乡村教育崭新篇章

农村教育就是要抓好保障,做好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孙家湾镇中心小学的保障,体现在“三情”上。一是人情,学校领导班子始终保持一个传统,教师家里有大事小情,领导班子全部到位,有困难一起帮,有乐事一起分享,既要把握原则,又要突出关怀,老师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脱贫攻坚工作细之又细,贫困家庭的学生都会得到党员教师的“一对一”帮扶,学校免除相关食宿费用,家长们很感动。二是乡情,只要是在这所学校工作的教职工都能感受到,矛盾少是学校的典型特征,这是一所学校的传统,这更是“乡情”起到的关键作用。学生家长把老师们当乡亲,孩子的在校情况往往是在田间地头和老师交流的,把孩子放在学校,家长一百个放心。三是怀情,也就是教育情怀,孙家湾镇中心小学始终加强“情怀”教育,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普通员工,心里都有一股劲,就是一心一意让学生好、让学校好的劲,比着干,争第一,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这就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立足乡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对人民的最大负责。

参考文献:刘霞,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培养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怀》(人民日报2019年09月05日05 版)

钟焦平,《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中国教育报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