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的优化与统整——以湖南理工学院《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的优化与统整——以湖南理工学院《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为例

邢涛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6

摘要:色彩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当下不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的设置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此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造型理论与基础教研室经过重新明确色彩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最终形成了具有完整体系的《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该课程避免了以往色彩类课程的弊端,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色彩;基础;优化;整合

  1.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不明确

课程的目标是课程设置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课程目标的提出必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必须是紧密围绕培养该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而进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与绘画专业色彩基础课程目标不明确,相互混淆;艺术设计专业各色彩基础课程之间课程目标不明确,特别是《设计色彩》这门课程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其概念相当宽泛,从“设计色彩”字面理解,可以理解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色彩知识与实践”,所以其内容往往是写生色彩、装饰色彩和构成色彩的简单拼凑,缺乏课程的核心目标。

(二) 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交叉

课程目标不明确的直接后果就是课程内容缺乏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衔接。当下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课程普遍设置的《设计色彩》、《色彩构成》、《色彩基础》等课程中有诸多内容存在着重复交叉的现象,如《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这两门课程内容中都有关于色彩情感表现和平面装饰化色彩的内容;《设计色彩》与《色彩基础》两门课程中都有大量的色彩写生的内容。大量内容的重复将会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和教学效率的低下。

(三)课时安排不合理

基础课程解决的学生专业发展中基础性、本源性的问题,专业基础对于学生专业能力体系来说,好比高楼大厦之根基骨架,其他所有的美化装饰和设计都是在根基骨架的基础上完成。基础不牢,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但当下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对基础课程教学不重视,在十分有限的色彩基础课程课时中还不断的压减色彩基础课程课时,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内容完成不了,达不到教学目标,对学生后续专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害和影响。

(四)授课教师教学个人化、随意化

客观上由于课程目标不明确、内容交叉重复以及课时不足等原因,加之教师主观上对教学内容与重点的排比较个人化,往往按照个人知识结构、经验、偏好等对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做随意的取舍、强调,厚此薄彼,以偏概全,甚至有些教师在《设计色彩》课程中将所有的课时安排为写生色彩的训练,也有教师在色彩基础课程中竟完全没有写生色彩。

  1.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的优化与统整

基于以上问题,结合湖南理工学院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湖南理工美术与设计学院造型理论与基础教研室提出了设计专业色彩类基础课程的改革,最后形成了优化与统整以前色彩课程内容的《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该课程的介绍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设计色彩与表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设计色彩》、《色彩构成》、《色彩基础》、《色彩写生》等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任务是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艺术设计学习过程中色彩使用的基础问题,是解决色彩在设计方案实现中的配合问题。通过该类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建立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拓展色彩领域的视觉表达能力,并能用色彩来表达对物象的认识和对色彩的构成与表现进行研究,为后续设计专业课程做好色彩方面的铺垫,更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牢固把握色彩类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定位,在进行课程内容整合时,着力从色彩的设计视觉和思维表达上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重点注重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强调色彩在视觉思维上的训练,结合不同色彩的视觉感知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培养学生的色彩视觉表现力,并将之与客观事物、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进行关联,由此来训练学生的色彩选择力与洞察力。第二,注重色彩语言的训练,不能将色彩的教学与训练固定,而是要从学生的动手实践中,通过对色彩语言的观察与理解,来多方面、多层次的运用色彩语言。第三,强调色彩技法的训练与表现,帮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能,尤其是对色彩的感知力,要能够从色彩的情感、体验、色彩的理解与认知中,抓住色彩语言与技法的紧密关系,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熟练度。

(三)具体教学方案

在《设计色彩与表现》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来进行色彩的秩序、空间、冷暖的训练,使学生理性地掌握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和色彩构成美的规律。通过色彩写生、构成实践操作,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色彩本质规律的研究,并能够独立完成丰富的色彩组织、色调配置、秩序规律、对比和谐的表达,并将其规律用于设计实践中。

1.理论讲授

(1)色彩与生活、艺术;(2)色彩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讲授 ;(3)写生色彩体系;(4)平面装饰色彩体系;(5)色彩的和谐;(6)色彩对比;(7)色彩与心理。

2.实践训练

(1)既定静物组合写生色彩训练。按照教师既定摆放的静物组合构图,尊重客观色彩感受,正确把握对象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所呈现的色彩关系,注重色彩的空间、冷暖、色调、以及整体色彩关系的把握。(2)自由组合静物色彩写生训练。教师随意摆放特定的静物,无既定构图与组合,由学生自行选择组合构图。(3)平面装饰色彩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打破自然形体与色彩的束缚,采用概括、归纳、平涂的方法表现出夸张、鲜艳具有美感的色彩,着重研究物体固有色之间对比调和规律。(4)色彩推移构成。要点:以渐变的节奏表现三属性的秩序美,提高对色彩三属性的调控与把握能力。(5)色彩对比。要点: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对比规律。理解色彩对比的不同表现力。(6)色彩调和,掌握不同类型调和的色彩调和方法。(7)色彩心理。要点:了解色彩与心理之间的联系,掌握用特定的色彩搭配关系去表现相应的心理情感方法。(8)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要点:总结前人经验、积累色彩知识,能够借鉴经典的色彩搭配关系去重新构造新的色彩效果。(9)综合创意色彩构成。要点:能够综合运用色彩的相关知识,表达一定的主题和观念。

  1. 结语: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元素,是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色彩类基础课程的优化与整合,要明确该类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不断强化色彩基本原理与知识,也要不断探索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既要突出色彩视觉思维的训练,也要兼顾色彩语言的拓展,为学生今后的设计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色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周至禹.设计色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