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环境角度对关键期假说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从生理环境角度对关键期假说的思考

范荣华

744400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语言习得关键期在生理和环境因素凸显时是如何发展和界定的以及对语言表达关键期的探索。

关键词:关键期假说 生理环境因素凸显 语言表达

1.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假说又称敏感期假说,研究年龄在人类语言学习中的角色。(1)关于关键期的时间节点,学界观点版本较多。2018年5月刊的Cognition杂志上Joshuak.Hartshorne,JoshuaB.Tenenbaum以及Steven Pinker 发表的一篇名为 [A Critical Peri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isition: Evidence from 2/3 million English Speakers]的论文中明确表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持续到17.4岁这一发现无疑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然而,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语言习得的不同部分或许存在特定的关键期,语言表达,词汇习得,句法组构等难道都是一概而论的吗?

2.观点论证

2.1语言表达是否存在关键期

研究表明有个名叫Victor的野生男孩被发现的时候是11或12岁并且只会发出类似于动物的叫声。随即有位名叫Itard的教育者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活动对Victor进行社会认知方面的语言培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在训练Victor交流讲话方面尽最大努力,却感到十分沮丧,并最终放弃,因为他并不能连贯的说话交流,只能对熟悉的人或物重复(repeat)特定的词。后来Itard设定了另外的目标,加强这个男孩的认知能力。发现他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不仅会读而且可以拼写;后来Victor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进步,他可以使用单词卡和人交流通过记忆自己写单词。训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可以发布一篇报道。

实验表明:Victor的感官(sense),记忆(memory)和注意力(attention)都是完整的(intact),他有比较和评判的能力,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阅读和写作。但是离开卡片和阅读材料他还是不能开口进行简单的说话交流, 以上研究表明:Victor在野外生活长达12年之久,在大脑结构不受到任何损伤的情况下。经过大量教授与培训,Victor的认知,阅读,写作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唯有不能开口交流。这说明控制语言交流表达的某个大脑神经区,或许有他特定的更早的关键期,在某种早期消极环境因素凸显的情况下,这种关键期 一旦受到损害,抑制或不能及时激活便无法恢复或失活,或永久处于休眠状态,从而终生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2 语言表达关键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洛杉矶发现了一名叫Genie的13岁女孩。这一被发现年龄与Victor相似。Genie在大约20个月的时候被其暴虐的父亲囚禁在小屋中达12年之久,与外部环境隔绝。父亲给他提供食物但从不对他讲话,他的父亲经常用木棍暴打她,并且像狗一样对他大喊,致使他的神经和精神都受到很大刺激。他能接触到的东西除了塑料雨衣,空线圈,一张杂志,一些空的容器外没别的。Genie的妈妈最终带着她逃跑了,在经过8年的精心照顾,注意和指导,Genie的认知理解水平进步很快,但语言表达能力很慢,并且持续变慢,但能够进行简单的正常水平之下的表达与社交,而Victor则不能。

那么该如何解读这一差异呢?值得注意的是;Genie在大约20个月被囚禁之前应该正常习得过语言,那么在此期间,她的大脑部位控制语言表达的某个区域是否被激活了一点呢?另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儿童在语言输出时,先是积累了大量的听力,激发Chomsky所谓的先天性的系统性的语言能力(Innateness Hypothesis),然后自然而然的输出。无论如何Genie一直生活在能感受到人的气息的地方。(尽管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微乎甚微的)。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Genie在获得自由的前几周就自动表现出了一些理解和模仿个别单词的能力,例如mother,red,bunny等,而Victor在经过大量的游戏活动,教授,指导与训练之后才产生了一定的认知理解,模仿能力。由此分析:主要影响Genie语言能力的是前20个月的语言习得。

1942年的一份报道当中提到一名叫Isabelle的儿童和他的母亲被关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被发现时六岁半了,她的母亲2岁由于头部受伤无法讲话(mute),Mason作为Isabelle的语言诊断性教授,在探望Isabelle后的一周,Isabelle就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发出类似于ball和car的音。在他进入医院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能产出一些话语(utterances),如"that's my baby"."close your eye","I don't know"等。仅一年后,他就能听故事,用自己的话

重述,找出大意。一年半以后,Isabelle能以恰当的时态表达复杂结构的复合句,WH的特殊疑问句,及助动词do的运用。这种进步无疑是非凡的(remarkable achievement).由此可见Isabelle能够习得完整的语言。

相比之下,Isabelle被发现的时间是六岁半,比前两位儿童Victor和Genie早大约一半的时间,语言能力也更完整。有研究表明儿童在10岁以下习得的语言有类似于母语的潜质,10岁以后习得的语言想要表达都是从记忆中提取的。从环境的角度来讲,Isabelle生活在与人接触的地方并且在早期(10岁之前)教授或习得语言,这种先天性语言能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另外一个关于Chelsea的案例,Chelsea起初被误诊为智障(retarded)和聋子(deaf),因此她32岁才开始学语言。32岁时被诊断智力正常,听力(部分)受损,并且安装了助听器。用这些助听器,他能够相对正常的听话(speech),通过语言教授Chelsea习得词汇的速度很快,并且能够使用语言表达各种话题(如:complaints,requests,and social rituals)但无法形成正确的语法顺序,例如:The small a the hat,Richard eat peppers hot,等等。

据此我们发现,Chelsea虽然生活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虽然她的部分听力能力在早期对他的语言习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完整。最关键的是她32岁才开始习得语言。由此分析:部分听力的缺失,以及学习语言如此之晚,过了所谓的语言习得关键期。就不可避免地决定了Chelsea不能掌握语法句法的习得。如果Chelsea在10岁或青春期之前开始习得语言,或许就能够获得完整的语言能力。

Hellen Keller 19个月大的时候由于患病变成聋子和盲人,相比于Chelsea,Hellen的情况更糟糕。但在Hellen患病之前,她已经经历了某些程度的语言习得,也会有某种程度的语言理解和输出,直到7岁由波士顿盲人学校的老师Macy通过教授Hellen 直接触摸发音器官使其开始学习语言,甚至学会讲话。最终Keller获得了优秀的语言水平。我想这一成果主要归因于三点(1)生病前(pre-ilness)对语言19个月的习得。(2)开始习得语言的时间为7岁(10)岁之前(3)良好的生活环境(4)老师和Hellen自身的努力。另外,笔者认为,尽管Hellen 六年未接触英语,又盲又聋,但她生活在与人接触的良好的环境中,这或许对心灵的感知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3.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案例我们发现,只有Isabelle和Hellen完整习得了语言,这其中有两点最为重要(1)情感和环境的支持,有助于智力的发展(2)学习语言的年龄为6,7岁,均为10岁以前。此外,根据Chelsea的案例,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过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句法是不能被完整习得的,其他方面则不受影响。对比Genie 和Hellen 的案例,他们在前期都经历了19或20个月的语言习得,尽管Genie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但如果Genie在10岁以前开始学习语言,或许还是可以完整掌握语言的。

由此分析笔者发现:(1)在消极环境,消极生理因素的影响下,10岁以前或许能够完整习得语言。(2)在积极环境,积极生理状态下,语言习得关键期或许更长。因此决定语言学习的两大成功因素有:a.暴露在开始学习语言中的年龄 b.开始学习语言之前的物理环境,生理和社会创伤程度。

4.参考文献

[1]Danny D. Steinberg & Natalia V. Sciarini.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M].Great Britai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6:91-100.

[2] 邓桐晖.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7).

[3] 2018年5月刊的Cognition杂志上Joshuak.Hartshorne,JoshuaB.Tenenbaum以及Steven Pinker 发表的一篇名为 [A Critical Peri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isition: Evidence from 2/3 million English Speakers]的论文来自网址https://www.sohu.com/a/230521963_281556

作者简介:范荣华,1992年1月生,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在职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