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应关照现实,与时俱进——例论“萨拉热窝事件”是英雄壮举OR恐怖行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历史解释”应关照现实,与时俱进 ——例论“萨拉热窝事件”是英雄壮举OR恐怖行为?

杨少轩

重庆市实验中学历史组 401320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在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前提下,将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考验中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本文尝试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为视角,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载体,谈谈“历史解释”的教学应关照现实,与时俱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关照现实 与时俱进

关于新一轮的课改,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整个社会上,早已经是尽人皆知了,笔者不想赘述。本文只就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何谓历史解释呢?在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上是这样界定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然而,作为中学历史教材的载体——历史教科书并非历史本身,更不是什么纯粹客观而真实的历史事实。它只是一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者依据教学大纲和相对普遍接受史学观念与认识编写的历史叙事而已,其目的主要在于为教学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文本,而非也不可能提供标准化的准确知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历史叙述,包括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基于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上来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带领学生通过对历史教科书文本本身的解读,了解历史文本的描述,还需要通过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理解,不断接近历史真实。这与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解释”的界定是一致的。这一界定,在揭示“历史解释”本质的同时,实际上也客观地反映了“历史解释”可能存在的差异性、非一致性。

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怎么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所学要的“历史解释”的能力呢?我以为除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熟读和深专教材的文本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新课改理念,把握历史唯物史观,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基础,同时还应充分关照现实,与时俱进(这一点我以为十分重要),从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指导我们的学生客观地理解历史的同时,正确地揭示其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以期用恰当的“历史解释”不断去接近历史真实。笔者以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主题活动一(辩论会:《我看萨拉热窝事件》)为例,来说明关照现实,与时俱进在历史解释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的来评价萨拉热窝事件呢?

先让我们看看,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后果》)第一子目:萨拉热窝事件,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已独立的塞尔维亚,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城郊,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这天,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一同前往检阅演习。检阅完毕,斐迪南夫妇在乘坐敞篷车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途中,遭到隐蔽在路边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的枪击,中弹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突发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引发了两大军事集团的战争对抗。在本课的最后一个子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材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辩论会:《我看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主题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则是以辩论的形式来探究和评判萨拉热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此,教材设计了这样两个观点:其一是,萨拉热窝事件是反侵略的、正义的英雄壮举,应该予以肯定;其二是,萨拉热窝事件是个人恐怖行为,给世界带来灾难,应该否定。

毫无疑问,对“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中学历史教材中绕不开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评判已然涉及到了“历史解释”这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很长时间以来,受革命历史观的影响下,无论是在塞尔维亚还是中国的历史学界,对普林西波的评价都是持肯定态度的。然而,这种观点对吗?时至今日,当世界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以今天全球视角来看,到底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怎么的观点才算是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以为首要的就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这些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历清历史事件动机和效果两者的关系。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而效果也具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之分。

据此分析,作为萨拉热窝事件主角的普林西波(也有译为普林西普),他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根据众多的史料不难得出,普林西波的动机是挽救民族危机。从这一点来说,普林西波的行为确实具有反侵略性和正义性,应该予以肯定。然而,具有反侵略性和正义性的行为动机不一定能有良好的行为效果。事实上,无论是从短期的效果和长期的效果来看,萨拉热窝事件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且不说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仅仅就塞尔维亚民族和国家而言,同样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从短期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在成功地抵挡了衰老的奥匈帝国漏洞百出的几轮攻势之后,随着德军的来到以及保加利亚的参战,塞尔维亚便彻底崩溃了——直到一战末期,塞尔维亚的大部分领土仍被敌人所占领。1918年末,德国战败投降,塞尔维亚人重新回到了巴尔干人自己的手中,这场战争本不属于塞尔维亚,它的分量亦无足轻重,对战争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但它却为此付出了45万军人和65万平民的生命,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死亡率位列各交战国之首;从长期效果来看,从现实来看,时间早已证明,普林西波所追求的“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的理想,早已经被历史所唾弃。基于此,萨拉热窝事件自然是个人的恐怖行为,应该否定。

到这里,很多学生就弄不明白了:你这一边肯定了,一边又否定了,那我们到底是该肯定呢还是该否定呢?是啊,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给学生这样解释:从行为动机上,我们肯定普林西波的行为;然而,从行为效果上、后果上我们应该否定普林西波的行为。这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也是统一的,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学生对我的解释并不认可。或许,在他们的逻辑里,此事只能是非此即彼的,怎么还能共存呢?

这时候,我想到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是这样界定的: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于是,我引用了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理念来阐述我的“历史解释”:今天,距离萨拉热窝事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了,人类的面貌早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了,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不以一国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立足现实,立足于全人类的理念,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而和平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前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期望。站在新的世纪,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高度上,再回望百年前的萨拉热窝事件,我们怎么可能去鼓励和提倡类似于普林西波的行为呢?

至此,同学们方才欣然接受我的“历史解释”。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眼中有现实,心中有世界。